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部分

形者、精神病患、情緒障礙者,以及那些慢性病受害者。

當要從那些受非選擇性特質之害的朋友身上尋找性格模式時,我會先把焦點放在他們所受到的影響,以及他們為了克服困境所採取的行動上。他們是勇士──堅持要用助步器也不向輪椅妥協嗎?他們獨立嗎?他們寧願選擇點字法來自己閱讀,也不願請人代讀嗎?他們敢上街,而不因殘障而躲避嗎?當他們出現在公共場合時,他們是有自信?還是刻意避開孩童及不懂事成年人的目光? 有些人以熱情、決心及善良的天性來迎接命運之神拋過來的所有挑戰。另外一些人則逃避、退卻、愁苦。大多數人會在兩者之間尋找出路,各人所選擇的路線,正足以透露他們的性格。

大部分的非選擇性特質都不比上述那些特質突顯。要是這類的臉部特徵、身高、身材比例不是真的很特殊,那就不必特別在意。除非某人要藉助現代醫藥的神奇去改變某些天生的非選擇性特徵。每當我遇到有人花了大筆的時間、精力、金錢來改變某項生理特徵時,我總會特別仔細地注意她的慾望和價值觀。如果某人不計代價的要去「買」特質,那它所代表的意義就非比尋常了。

不過,也不是所有的非選擇性特質都是生理上的,經濟狀況就是一例;一個普通人不可能在早上起來的時候說:「今天我想搬進千萬名宅,再開著保時捷(Porsche)去上班。」就像生理有障礙或收入很有限的人,也會想法子應付生活一樣,我們都會學著接受現實。人們花錢的決定,可以明確的透露出他們的理念和價值觀。如果拿死薪水的人穿著名牌,那可能意味著她不實際、沒有安全感,老想著在社交上被接納。而如果她給孩子們買衣服的預算只有一點點,那更代表她的自私和自我。如果一名闊太太分明買的起,卻老是隻買同樣的款式,那可能就代表著相反的意義:她有自信、樸素、有安全感,而且不太在意別人的看法。不過,我同時也會參考其它線索,例如,也許她故意這麼穿,因為她確實在意別人怎麼看她,也想借機宣告自己的踏實作風。只有在整個「模式」完全建構好以後,我覺得才能自在的下判斷。

選擇性特質

正因為人們可以分分秒秒、日日夜夜的改變選擇性特質,所以我對它們的切入點也不同。一個人的衣著、首飾、配件,甚至禮儀都有可能隨意志更改,就像我們搬動陳設或變換環境一樣。大部分人上班時的穿著,一定跟在家裡和去派對時不同。我們和高中老同學的講話方式,一定和跟老闆或客戶不一樣。

當你辨識模式時,最需記得的是:選擇性特質是經常改變的。如果你單隻考慮它們,你就無法看到某人性格的真面貌。如果你週六下午在超市碰到汗流浹背的我,你對我的印象一定大不同於進入法庭又穿著套裝的我吧。任何一種印象其實都欠缺著某種程度的真實性。不要把某人的選擇性特質看得太重,除非你對他認識夠久,而且也在不同環境下見識過他,否則真的很難窺其全貌。書 包 網 txt小說上傳分享

第二章 學會見樹也見林(7)

記著:隨著我們不斷地成熟,我們的非選擇性特質也會改變。一個十九歲時會把戴鼻環視為流行或宗教宣示的少女,到了三十五歲時可能壓根就把這件事給忘了!鼻環比較像是她的一種「青春實驗」,而非她的根本性格。當然了,如果到了她三十五歲而還在鼻上戴環時,我就會認定這是個極端型特質而予以特別的注意了。 所有特質的分量都不相等

他很矮,深色頭髮,有點過重,穿著得體又不時微笑,具大學學歷,已婚,兩個小寶寶,在高中教歷史,本身還是扶輪社(Rotary Club)社員;喜愛園藝和老電影,說話帶點南方口音,出身於一個溫馨慈愛的大家庭。他還有數千種其它特質,只是我只有五分鐘來決定到底他能不能公正地審理我客戶。線索這麼多,時間卻只有這麼一點兒!

這就是我在法庭裡常面臨的壓力,因為稍有不慎,一個錯誤的決定就可能害死我的客戶。但在法庭以外的世界裡,我通常能有更充裕的時間,也能累積更足夠的資料來幫我歸納出模式。要注意的事情這麼多,所以唯一能就某人的性格或理念去下判斷的做法,就是專注在那些最能預測出當事人言行舉止的特質和性格上。

十五年來,我為了數百宗案件而評選過幾千個人,我學到的教訓是:雖然每件案子和每個個體都不相同,但總有某些特質會較其它特質更能透露真相。請記住,這些特質多是一般性的(有時當然也有例外),但你會發現它們真的都很準。 在律師團為一椿大案子選擇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