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七十五章 抉擇

當週廷構引兵抵達壽州城東門時,城南正處於激烈的鏖戰中。而正如李源所預料,此時壽州城內守備空虛,東門城頭上的叛軍士兵更是寥寥無幾。

於是周廷構便果斷下令,列陣擺出攻城姿態,而城頭上的叛軍見唐軍人數不多,又始終保持在百步之外,守將便絲毫不慌張,一直緊閉城門,只是引弓弩射住陣腳,雙方就這麼僵持著,誰也佔不到便宜。

而周廷構估算著時間,李源一路兵馬應與叛軍交上手了,心裡愈發焦急,索性命人返回八公山告知林嗣昌,將這場攻城的戲碼做足。

城頭上的叛軍本來不以為然,此時卻見唐軍開始迅速地挖溝壘土,又一步步往前推進,不由得警惕起來。而恰好此時,從八公山上傳來幾聲悠揚的號角,叛軍士兵又在慌亂間遠遠地望見,東面山林中忽而豎起大量的唐軍旗幟,許是暮色已深,視線昏暗,風吹草動之處疑有大批唐軍掩藏。

周廷構抬頭望見城頭上的叛軍皆來回跑竄,連守將也驚慌失措地回身稟報去了,又過了半個時辰,見城頭上的守城士兵明顯增多,應是吸引了不少叛軍回城,而叛軍似乎也並無出城追擊之意,周廷構這才下令撤退,隨後從容地返回八公山大營。

疑團解開,眾將聽得大呼過癮,皆興奮不已。尤其是劉仁瞻,對老部下週廷構的當機立斷連加讚揚,而周廷構只是稍微客氣了幾句,便開始大談戰前的一些事情,眾將很快領悟了他的用意,於是又轉而誇讚起李源的未雨綢繆,順帶連著林嗣昌也得到了不少褒獎之辭。

時間過得很快,李源和劉仁瞻等人雖然疲倦,但此刻卻沒什麼睡意,如今擺在眾人面前的仍有一個嚴峻的問題,那便是進或退的抉擇。

壽州城處在淮河南岸,位於淝水入淮之口,南北交通咽喉,自古以來便是兵家必爭之地。李金全據此造反,又接連廬州、光州,錢糧兵源充足,此時已非芥蘚之疾,若是不及時扼制,一旦其與北面周國形成呼應,向北可夾擊北伐大軍,向南可威脅南唐腹地,後果將不堪設想。

雖然清淮軍的倒戈令李金全如失臂膀,但今日一戰李金全的嫡系衛聖軍右廂,實際上並無多少損失,壽州叛軍仍不下兩萬之眾,不過倒是與如今八公山上的唐軍人數旗鼓相當。

而今日一戰似乎又給眾將帶來了不少信心,加上兵馬增添了不少,因此大多數人都贊成,應繼續攻伐叛軍,收復失地。

尤其是老將劉仁瞻,本就報國心切,且侄子劉崇俊的慘死,也顯然帶給他極大的衝擊,此時咬牙憤恨道:“李金全此賊深受陛下厚恩,卻是如此地忘恩負義!如今悖反朝廷,作亂江北,屠戮官吏百姓,我等既領軍在此,豈能坐視不理?”

而今日剛投誠過來的幾名清淮軍將領,本來久久不敢開口,此時也忍不住說起了李金全的暴行,頓時令眾將紛紛憤慨起來,不停地喊道:“兩位大帥,咱們決不能輕易饒了李金全!應儘快發兵攻打壽州”

見眾人戰意高昂,李源卻皺眉不語,倒不是牽掛著迎親之事。當初是自己決定北上,而戰事又已經到了這個地步,現在再將這攤子甩掉顯然不可能。

但如今敵我雙方態勢看上去均衡,卻仍是李金全佔優,三州之地在手,叛軍便能很快補充兵員,而且就憑他手裡這座壽州城,就是極大的難題。想當年,周世宗柴榮引精銳之師輪番圍攻,劉仁瞻可是守了一年多都未城破。

李源揚起手吸引了眾將的注意力,接著沉聲道:“諸位,壽州是我大唐邊境重鎮,城堅牆高,錢糧充足,而我大軍此刻糧草不足,又無攻城器械,單憑手裡這兩三萬兵馬,實在難以攻克!此事還需從長計議為好!”

劉仁瞻雙拳不斷交錯摩挲著,憂心忡忡地說道:“李大帥,我劉氏三代皆是壽州人氏,豈能不知壽州城堅?但今日叛軍銳氣遭挫,若是不盡快設法攻城,再拖延些許時日,老夫擔心,一旦叛軍得以喘息,甚至與周國聯手,到時恐怕更加棘手啊!”

眾將見兩位大帥各執一詞,但聽上去好像都有道理,很快也陷入了各自的糾結。

只見周廷構擰緊眉頭,忽而開口道:“李大帥,末將以為,我軍可繼續利用八公山林深草密的優勢,設法將叛軍誘出”

李源立即搖了搖頭,苦笑道:“今日計成只是僥倖而已,而且我大軍隨後盡數撤回,並未真的攻城,叛軍豈能看不出八公山上實際是虛張聲勢?李金全可不蠢啊,堅城精兵在手,既然不知虛實,他大可據守城關,以逸待勞,有了前車之鑑,本帥這草木皆兵的計策恐怕起不了多大作用了!”

劉仁瞻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