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一百零三章 坐觀時變

大婚過後,李源並沒有過多得沉醉在溫柔鄉里,兩日後便在節度使府署召見了一眾文武官員。

這兩個月以來,劉江生作為武平留後,代為掌管治下諸事,自是首當其衝地上前彙報。李源認真地聽了一陣,眼中也不吝讚賞之意,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一向老實木訥的劉江生經過這倆月的磨鍊,說話處事顯得愈發沉穩幹練了。

“大帥,至於擴軍一事,原劉言所部三萬朗州兵都已重新整編入軍,其餘三萬新兵也徵募完畢,如今分駐朗州城外,尚需編練一段時日!”

劉江生頓了頓,又特意佯作猶疑狀,朝李源拱手說道:“大帥,末將還有一事,需請求大帥允准!大帥不在期間,江南有不少回鶻青壯前來投軍,末將見他們個個報國心切,身強體壯,又尤善騎馬,便私自做主,將他們招進了大帥的親從軍!按照以往的規矩,親從軍名冊是不必報與朝廷的,但還需大帥定奪!”

“大帥,那人名叫烏木特勤,便是那些回鶻部民的首領,天生驍勇,末將願為其保舉!”循著劉江生的目光,李源一眼便瞧見那位熟悉的回紇首領烏木特勤,此時正穿著南唐將領盔甲,挺直腰身佇立在門口,於是不動聲色地向其輕輕招手。

等候已久的烏木特勤自然會意,在眾目睽睽之下,昂首大步流星地入內拜見,一番宛如初見的客套之後,李源好生誇讚了幾句,便順理成章地將他任命為親從軍副都指揮使,與林嗣昌一同掌管親軍事務。

烏木特勤一臉受寵若驚的神色,接著拱手大聲道:“末將多謝大帥知遇之恩!此後定為大帥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聞言李源頗為滿意地點了點頭,揮手示意其退下後,許匡衡才趕忙接著上前,領著身後的軍器監丞胡貴開始彙報起了李源最為關注的軍備進展。

由於先前胡貴得了李源允諾,這些日子以來,透過大肆地擴充至上千人手,再加上大量的銀錢投入,如今的軍器監效率及產能已逐日提升,一併盔甲兵刃具裝,都在加緊打造當中,光是冷鍛甲,每月已可鑄造兩三千副,這顯然已超過了李源心裡的預期。

勉勵賞賜了一番後,李源抬手將此次壽州之戰改良的投石機草圖遞了過去,又對胡貴細細囑咐一番,從這位老工匠瞠目結舌的反應看來,想必是又被這位大帥的神來之筆驚詫到了。

待朗州軍政諸事議定後,李源正想起身移步去往軍營巡視,便瞧見許匡衡湊上前來,向自己遞上一份奏報。

見許匡衡朝自己不斷眼神示意,李源立即不動聲色地抄起奏報細細察看。

抬眼便是許匡衡這手熟悉的流暢字型,其中記載的無不是南唐國中最新發生的大事,李源啞然失笑,這位軍師曾幾何時當起了情報頭子來,還一板一眼的梳理成了文字。

對於李金全叛亂一事,在李源返回朗州的途中,朝廷便已下了旨意。果然褒獎的名單中,並沒有李源,只是草草地敘其功過,接著一筆帶過。而同樣平叛有功的劉仁瞻,雖然賞賜了大量銀錢,但官爵卻無多少變化,只是動了動頭上的虛銜,從原本的檢校太尉升為檢校太師。

最為有趣的是,皇帝將劉仁瞻改鎮壽州,替代殉國的劉崇俊擔任清淮軍節度使,其原本的武昌軍節度使職務連同八萬武昌軍,卻意想不到地給了楚州刺史何敬洙。

歷史上劉仁瞻輝煌的一生便是終結在了壽州,李源感嘆命運弄人的同時,不禁又為李璟的做法所歎服。

昔日劉崇俊作為劉氏一族的嫡長孫,早已承繼家業掌控清淮軍,而叔父劉仁瞻也憑著自己傑出的軍事才能,最終同樣在鄂州建節,這叔侄倆先前可是掌控著長江淮水兩處最緊要的軍事重鎮,麾下更有著南唐江北十餘萬水陸精兵,在軍中的號召力一時無人能比。

劉氏三代發家於壽州,此番劉崇俊不幸殉國身死,劉仁瞻又在家族故地平定叛亂建立功勳,將其改鎮雖然順理成章,但劉氏一族手中掌握的兵馬和地盤從此大幅縮水,家族在江北的影響力明顯被削弱了大半。

想起先前在金陵面聖的場景,李源不由得有種同病相憐的感嘆,縱使劉仁瞻這等名垂青史的忠君護國,也難逃君王猜忌,若是自己也同時收到了改鎮詔書,眼看一番苦心經營付諸東流,該如何應對為好?此時顯然還沒有對抗整個南唐的實力。

想到此處,又忽而心生慶幸起來,若不是楚地戰事未平,自己恐怕早已被李璟調走,不知去往何處,這麼說來倒要感謝邊鎬和張巒那兩個人才了

李源又挑眉往下察看了一番,北伐戰事的敗績統統皆有記載,當看見北伐大軍全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