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部分

激女性的性方向走,同時出版了給職業青年獨身男性看的《COSMO·男人》(CosmopolitanMen)。

雖然英文版的《COSMO》的性方面內容多,但是卻依然很注重品位,因為目標讀者群是受過高等教育的女性。

從20世紀80年代以來,這份雜誌更多傾向時尚、時裝、化妝、美容,對獨身生活的一些資訊,比如獨身女子應該如何注意自己人身安全之類,健康指導,城市生活精彩,各種浪漫奇遇故事,很多都是真人真事,當然少不了的是名人八卦,逐漸成為職業高收入青年女性的伴侶型雜誌,我看好多年輕的女同事都看這份刊物的。

美國情況和國內不同,因此我在美國看到的美國版《COSMO》和國內版不太一樣,比如最近看見有篇文章,叫做“怎麼可以同時交八個男朋友,並且如何隨時甩開他們”,這樣的文章肯定不適合中國國情了。

國際版的《COSMO》是以美國版為中心的,美國版的編輯細節,我看很注意走時尚和情色、女性情感的這條很容易把握不好的邊緣線路,如果純粹時尚,和《Vogue》這類雜誌難得競爭,如果走到《閣樓》這條路上,則目標讀者會感覺過於情色。

但是時尚和情色都很重要,時尚因素是雜誌的本色,必須固守,情色其實是讓女性為主的讀者知道如何用自己的魅力來吸引男性,也是潛在的大動力。

美國版的《COSMO》在這個度的把握上做得不錯,因此銷量一直都比較穩固。

我去過美國《COSMO》的總部,主編是個漂亮時尚的女子,叫做凱特·懷特(KateWhite)。

擔任這份世界屈指可數的大時尚雜誌的主編,我看她信心十足,遊刃有餘。

我問她每個月的出版量多少,她說大概200萬冊,這僅僅是在書報攤、書店裡的銷售量,訂閱這類還沒有包括在內。

她除了管這本雜誌之外,還主編下面幾本其他有關的雜誌,包括《COSMO·時尚》(COSMOStyle)雜誌,還管COSMO電臺(COSMOradio)和COSMO圖書出版社(COSMObooks)。

我瞭解了一下她的背景:她曾主編一本主要給大學女生看的、叫做《絢麗》(GlamourMagazine)的雜誌,贏得“美國十大大學女生雜誌”第一名,終被《COSMO》選上做總編。

這個行業,驚人成功的業績,往往可以使得出版集團的老總忽視你的學位和年齡。

不過對比中國和美國的時尚類雜誌主編,我看中國方面,總編的年齡平均都比較年輕一些。

時尚時代 第一部分(11)

沒有統計,僅僅是直覺而已。

《COSMO》在全世界用32種語言在100多個國家發行,我自己見過的包括有英語、漢語、西班牙語、法語、韓語、保加利亞語、俄語、希伯來語、瑞典語、葡萄牙語、德語、義大利語和印度尼西亞語等。

比較古怪的是新加坡長期禁止這本雜誌銷售,最近才解禁。

時尚集團的《時尚·COSMO》時尚集團的《時尚·COSMO》主編是徐巍,一個很睿智、從容、真誠、沉靜的女孩。

我認識她也有好幾年了。

記得好像第一次去時尚總部的時候,兩位老總就介紹我認識了她。

說實在的,徐巍很穩重,不像我心目中做這麼大雜誌的主編,但是看他們出版的《時尚·COSMO》,你不得不承認:她實在具有實力,並且有敏銳的時尚感。

最近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