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秦王府。
李建成還開始收買秦王陣營的成員,希望為己所用。李建成首先看中的是勇將尉遲敬德。太子屬官載著一車金銀,悄悄地去拜訪尉遲敬德。來人說太子是如何看重尉遲將軍,相信將軍以後肯定更有作為。尉遲敬德斷然拒絕說:“我是秦王的部下。如果背離秦王投入東宮,我不就成了個貪利忘義的小人嗎?太子要個卑鄙的小人又有什麼用呢?”尉遲敬德將滿車金銀原封不動地退還給了來人。
李元吉的涵養不夠,聽到哥哥手下的回話後暴跳如雷。當天夜裡,他就派了個刺客去刺殺尉遲敬德。刺客溜進院子,隔著窗戶偷看,尋找下手的機會。尉遲敬德行伍出身,早就發現了刺客,故意洞開大門,斜靠在床上休憩。床邊放著長矛。刺客知道尉遲敬德是身經百戰的勇將,現在又見他這樣坦然相對,愣是沒敢動手,偷偷逃走了。
李世民也沒閒著,開始收買李建成的親信。他的“挖牆腳”工作比李建成陣營要稍微成功一點。雖然沒有大將領轉投入李世民陣營,但有幾個小角色投靠了李世民。在做“二五仔”的人中有一個職位很低的軍官——玄武門的值勤軍官常何。常何是個名不見經傳的小角色,但是武德九年###剛好輪到他值宿玄武門。正是常何在之後決定歷史走向的那場大事變中提供了一把開啟宮門的鑰匙。如果知道事後的結果,不知道李建成會不會對常何這個小軍官充分重視起來?
歷史就是這麼奇怪,重大事件的結果往往就是由一些不經意的小鋪墊決定的。第一階段的人才爭奪中,李世民取得了勝利。不甘心的李建成和李元吉就將戰場轉移到了李淵的後宮。
李淵很清楚宮門之外黨同伐異、兄弟相爭的現實,但是他不知道怎麼辦?李淵是政壇高手,卻處理不好家事。當骨肉親情與政治紛爭糾集在一起的時候,李淵更是不知從何下手了。隨著年齡的增長,他採取了一種近乎不負責任的態度,對兒子們的矛盾不聞不問,將越來越多的時間花費在後宮生活之中。李淵晚年寵愛很多嬪妃,生下了許多幼子,希望從她們那裡得到親情的回報。
兒子們可沒放過躲避起來的父親。李建成首先曲線救國。東宮的人經常在後宮出沒,給后妃們拍馬送禮,討她們的歡喜。在第二回合的鬥爭中,李建成取得了勝利。這倒不是李建成他們採取了多麼靈活正確的方針政策,而是李世民的後宮人緣基礎太差了。李世民平定洛陽的時候,宮中派遣一些妃子來接收王世充等人的後宮。這些后妃私下向李世民索取珍寶和其他戰利品,李世民斷然拒絕了。之前,李世民在關東廣大地區說一不二。宮中自然有人來走後門,為自己的親戚謀官謀利。李世民一概拒絕。一來二去,宮中人對李世民的態度就很差了。現在有李建成一幫人的挑唆,收到好處的后妃和宮人們很樂意在李淵面前盡說李世民的壞話,順帶說說太子的好話。
兄弟相爭(2)
這些小皇子的生母為了自己的前途,往往結交年長的皇子,為李淵死後自己的前途早作準備。建成與元吉二人和嬪妃們各取所需,交往密切。李建成也源源不斷地得到了後宮的情報。8
李淵久經官場,對這些抹黑手段心知肚明,但架不住宮中充斥著的關於李世民壞話的侵擾,對李世民的印象自然比不上以前了。
李世民亡羊補牢緊急展開“後宮外交”。秦王王妃長孫氏開始頻繁出入宮中,賄賂嬪妃,求得後宮勢力的支援。史載長孫氏“孝事高祖,恭順妃殯,盡力彌縫,以求內助。”李建成的財力不如李世民,而“後宮外交”很大程度上就是“金錢外交”。李建成的資金匱乏使他第二回合開始的優勢逐漸喪失,只能酸溜溜地說:“秦王遍見諸妃。彼金寶多,有以賂遺之也。”
二
最先動殺心的人是齊王李元吉。
《舊唐書·元吉傳》說:“及與建成連謀,各募壯士,多匿罪人。復內結宮掖,遞加稱譽,又厚賂中書令封倫以為黨助。由是高祖頗疏太宗而加愛元吉。”
李元吉是李建成、李世民爭權過程中的重要人物。不論是血統、能力,還是聲望,李元吉都比不上兩位哥哥。他在感情上親近大哥李建成,為大哥的登基之路出力頗多。但是李元吉有一個致命的缺點,那就是他沒有接受過現實政治的考驗,一直漂浮在金碧輝煌的天空中。
李元吉和兩位哥哥的年齡相差很大。唐朝建立李元吉被封為親王的時候,他只有15歲。與兩位哥哥真刀真槍地參與王朝肇建不同,李元吉進入政壇的時候起點很高。他以一種眾星捧月的狀態參與政治操作,他將政治理解得太簡單、太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