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部分

出公。晉出公兵敗,逃往齊國,結果死在了路上。人們不禁感嘆:天道真的是變了。趙、韓、魏又聯合滅亡了智氏,瓜分土地。晉幽公時期,晉國國君害怕三位大夫的力量,反過來朝拜韓、趙、魏三大夫。公元前403年,周王冊封韓、趙、魏為諸侯。一個超級大國以解體的方式退出了歷史舞臺。

晉國就是沒有處理好權力悖論而走向解體的反面典型。

握劍在手(1)

春秋時有一位刺客成就了一場政變,而這場政變也成就了這位刺客,讓他成為刺客的千古代表和效仿的楷模。這場政變就是吳國公子光發動的推翻吳王僚的政變,這位刺客就是專諸。

公元前514年冬天,遠在郢都的楚平王的死訊在吳國首都姑蘇掀起了軒然大波。

吳國覬覦楚國的國際地位和領土財富已經很久了。無奈從各方面來看,吳國和楚國都類似於小蛇與大象。儘管吳國是一條靈活多變、富有進取精神的小蛇,依然熬不過楚國的正面打擊。在過去的二三十年時間裡,吳國騷擾楚國的邊境地區、蠶食楚國的附庸小國,勝多敗少,還沒有在實質上改變兩國的實力對比。吳國需要的是一次能夠置楚國於死地的機會。楚平王的死訊傳來後,公子光堅持認為吳國等待的機會終於來到了,鼓吹吳國趁楚國國喪的混亂時期出兵伐楚。吳王僚表示贊同。伐楚一事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