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心願是母親沒有滿足的呢?是的,母親還有仇沒有報。當年他們母子兩人在邯鄲相依為命之時,受盡了趙人的侮辱和欺凌。是時候讓他們付出代價了。
所以,嬴政這才傳下詔書,對王翦的拖延戰術表達了強烈不滿。太后來日無多,必須趕在她死之前,攻破邯鄲,以仇人的血,為她告慰送行。
嬴政以私怨加於軍國大事之上,強迫王翦速戰速決,自然讓王翦大怒。怒完了,卻也只能從命。
秦軍主動出擊,李牧正求之不得。兩軍混戰,秦軍大敗。王翦倉皇收兵,閉營堅守,同時馳書咸陽,道,“為李牧尚在,趙國非急切所能下也。”
嬴政大怒,當即便想臨陣換將,撤了王翦的將軍之職。李斯諫道,“李牧天下名將,趙國棟樑。李牧一去,趙國之亡,只在朝夕之間。臣有一計,可使李牧不得再為趙將。眼下姚賈正出使在趙,可使其如此如此,事必濟也。” 嬴政轉怒為喜,點頭稱善。
不幾日之後的邯鄲,姚賈登門拜訪郭開。郭開稱得上是秦國的老朋友了,兩人寒暄已畢,姚賈忽獻重金,郭開愕然道,“此是為何?”
姚賈道,“聽聞趙王欲以他人代李牧為將。願君往見趙王,打消其換將之意。”
郭開乃是趙王最寵信的大臣,心想,沒說要換李牧啊,誰都知道,李牧一換,趙國也就算完了。如果我們真要換掉李牧的話,姚賈作為秦國使節,應該高興還來不及。可是,他卻偏偏不希望我們換掉李牧,這其中一定有什麼古怪。不換李牧,莫非對秦國有什麼好處?我郭開可是個聰明人,你姚賈是騙不了我的。
果然,當晚,姚賈的一名隨從秘密求見郭開,叩頭出血,道,“臣本趙人,今見家國危亡,不敢不言。李牧已與秦私自講和,約定破趙之日,秦王以代郡相封。因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