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記》新讀 序(1)
西漢歷史學家司馬遷編寫的《史記》,記載了我國從傳說中的黃帝到漢武帝元狩元年(公元前122年)大約三千年左右的歷史。
司馬遷,字子長,生於公元前145年或135年,西漢左馮翊夏陽(今陝西韓城)人。父親司馬談學識淵博,曾任太史令。司馬談死後,司馬遷繼任太史令,他繼承父親遺志,開始了《史記》的創作。不久,李陵與匈奴作戰失敗投降,司馬遷因為替李陵辯護被判宮刑,飽嘗屈辱,體味了世態炎涼。但他沒有放棄《史記》的撰著,終於在約公元前91年基本完成了這一宏大的工程,實現了他和父親兩代人的心願。
《史記》是我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其編纂體例為後來歷代“正史”所傳承。《史記》全書有本紀十二篇,表十篇,書八篇,世家三十篇,列傳七十篇,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萬餘字。“本紀”實際上就是帝王的傳記,也是全書的總綱,用編年體的方法記載歷代帝王的事蹟。“表”,以表格的方式排列整理事件次序或歷史動態,使之綱舉而目張,以簡御繁,一目瞭然,便於觀覽、檢索。“書”,記載歷代的典章制度,以明古今制度沿革。“世家”描述影響深遠的家系或貴族、主要是歷代諸侯的事蹟,司馬遷把孔子和陳涉(陳勝)也列入“世家”,是考慮到了他們在歷史發展中做出的巨大貢獻,反映了作者進步的歷史觀。“列傳”是記載帝王、諸侯以外的各種歷史人物的,有單傳,有合傳,有類傳。單傳是一人一傳,如《商君列傳》、《李斯列傳》等。合傳是記二人以上的,如《管晏列傳》、《老莊申韓列傳》等。類傳是以類相從,把同一類人物的活動,歸到一個傳內,如《儒林列傳》、《循吏列傳》、《刺客列傳》等。司馬遷把當時我國四周少數民族的歷史情況,也用類傳的形式記載下來,如《匈奴列傳》、《朝鮮列傳》、《大宛列傳》等,這就為研究我國古代少數民族的歷史,提供了重要的史料來源。七十篇列傳的最後一篇,是《太史公自序》,敘述各篇寫作的大體情況,把自序擺在全書的最後,是古代學者著書的慣例。
《史記》不僅是一部史學鉅著,也是一座文學史上的豐碑。《史記》運用多彩的藝術手法和豐富的歷史材料,成功地塑造出眾多性格鮮明的人物形象。在人物塑造上,司馬遷竭力做到將歷史、人物和主題統一起來,這樣既寫活了歷史,人物也栩栩如生;他還非常善於把人物置於尖銳的矛盾衝突中,透過人物的言行來完成人物性格的刻畫。《史記》的敘事簡明生動,尤其是富有戲劇性場景的描寫,更增加了作品的吸引力。在這一過程中,形成了樸素簡煉、通俗流暢,既疏緩從容、莊諧有致,又富於變化的語言風格。由此,《史記》被魯迅稱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
《史記》敘事不僅生動,也富有教育意義,能給人以諸多啟發。許多經典的成語、許多家喻戶曉的歷史故事都出自《史記》中的“本紀”、“世家”和“列傳”。儘管如此,《史記》畢竟是文言文,非歷史或文學專業的人很少有機會、有精力去讀原著,於是全國各地出版了多種白話史記,有些是文言文與白話文對照,有的是全文翻譯,有的是選編成故事。文白對照和全文翻譯的本子,由於文字量太大,內容太多,一般情況下讀者很難堅持讀完全書。而那些根據《史記》選編的故事雖然簡明扼要、通俗易懂,但是已經失去了《史記》原著的特色,也不能反映這本史學鉅著的全貌。
本書與以往常見的各種白話本有明顯的不同。它在忠實於原著的前提下,對《史記》篇目進行了整合,從“本紀”、“世家”和“列傳”中選取最精彩的部分,編譯成白話文。全書分為“帝王本紀”、“諸侯世家”和“將相列傳”三大部分。本書在編寫體例上既遵循了《史記》原有的風貌,又有所創新,對“本紀”、“世家”和“列傳”中的人物分門別類,以王朝更替為主線,用講故事的形式將中國早期從帝王將相到遊俠刺客,從先賢先哲到富商大賈的經歷和歷史呈現在讀者面前,敘述方式與風格更適合現代人的閱讀習慣。詞條式的內容編排便於閱讀,使讀者一書在手,就能便覽《史記》的精華。可以說,那個時代的###與社會變遷,人世炎涼與民間百態,在本書中一覽無餘。
《史記》新讀 序(2)
本書編者由知名大學歷史專業的教授、學者組成。他們專攻先秦史、秦漢史和歷史教育學,不但熟悉《史記》的內容和相關的歷史背景知識,而且具有較強的歷史內容選擇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他們以中華書局版《史記》為基礎,參考已有的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