層出不窮的新式儀器,他這個燒傷科的老油條竟然聞所未聞。日新月異的新技術,也是讓申南冠目不暇接。
“技不如人!技不如人啊!”申南冠心裡一直在不停地嘀咕。
秦川等人的配合。更是讓申南冠心驚不已。一開始,他還以為急診科的這群小年輕們,不過是憑藉著新技術新裝備取勝,但是沒有想到他們的手上的基本功一點也不比自己差。看來,急診科的年輕人們透過大量的病例治療,在個人基本功上也已經取得了極大的進步。
手術室外,於芷婧正在焦急地等待,於芷婧此時的心情是極為緊張的。明知道手術的風險性並不高,但是她此事瞻前顧後的。想法太多,才會如此緊張。兩手緊緊的交叉在一起,站也不是,坐也不是。
秦川小心的控制著手中的儀器,心裡也是非常激動。如果不是有透過系統中獲取的技術製造出來的儀器,這臺手術還真是不好做。面部的血管密集,如果使用手術切開傷疤,然後再進行移植手術。那手術的難度確實非常之大,秦川還真不敢動刀。駱治軍的創面實在太大了。雖然與李田旺的創面比起來,自然還有很大的差距。但是李田旺的創面並沒有形成愈傷組織,修復手術反而更為容易。而駱治軍已經形成大量愈傷組織,厚厚的傷疤沒有適當的方法,貿然切開,必然會造成大量的失血。手術的難度是非常大的。現在有了這傷疤溶解儀。能夠輕易地破壞愈傷組織,卻不會導致失血。破壞的毛細血管會被傷疤溶解儀的鐳射瞬間封閉。根本就不會造成失血。
被溶解的傷疤變成了紅紅的,如同被剝開了皮一般。李永明小心翼翼地將移植細胞均勻地塗在這些地方。等幾秒鐘,再去看這些塗上了移植細胞的地方,就會發現。已經形成了一層薄薄的膜一樣的結構。李永明雖然知道這些膜狀結構是由一些膠質物質凝結而成,但是這種膠質物質卻很奇特,它會成為表皮細胞分裂所必需的營養物質。等面板形成,這些膠質也正好為表皮細胞所吸收。
雖然有傷疤溶解儀,但是每次只能溶解極為小的面積,整個手術的時間自然被拉得很長。只是這一次手術不必像上一次手術那樣趕時間,所以,秦川等人不慌不忙,細緻逐個傷疤進行修復。
觀摩室內,另外幾個燒傷科大夫被安排在這裡進行觀摩。
“那是臺什麼儀器,你們看出來了沒有?”其中一個問道。
“看不出來。這種儀器以前看都沒看過。好像一臺什麼鐳射儀一樣。感覺跟整形整容科鐳射儀一樣。只是這臺儀器更小巧,功能也更強。也急診科真是有錢,什麼先進儀器都有。”
“是啊。我們燒傷外科要是有這樣的先進儀器,我們未必需要合併到急診科來。所以啊,還是看院裡的領導重視不重視。”
一旁的潘家明團隊的吳雪剛冷笑了一聲:“就算有這些儀器,你們也得會用啊?你們以為急診科就是這幾臺儀器這麼簡單?我跟你們說,這些儀器,壓根就不是醫院花錢買的。就算有錢也不一定買得到。你們以為這些儀器都是進口儀器麼?根本就不是。我們潘博士在國外也沒看到過這樣的儀器。其實這些儀器都是秦大夫從漢鼎集團搞到的。再說,光是有這些儀器,又能夠怎麼樣?還得有治療方案啊?秦大夫醫學團隊的醫療方案你制定得出來麼?就算你們拿到了治療方案,你們執行得了麼?真以為像你們看起來這麼簡單?你們想得太簡單了。”
“怎忙可能?國內的企業怎忙可能生產出這麼先進的醫療儀器裝置出來?”吳雪剛的這一席話顯然讓燒傷科過來的幾個大夫大為吃驚。
“怎麼不可能,我們急診科現在使用的醫療儀器已經快完全國產化了。現在我們都已經喜歡上了用國產儀器了。這個一點都沒騙你。我們急診科的人都喜歡用漢鼎醫療器械公司的儀器裝置。沒別的,他們的儀器效能比進口儀器好用多了。而且精度也明顯高出一個檔次。”吳雪剛很喜歡看著那幾個燒傷科過來的大夫那種吃驚的表現,讓他超有自豪感。
“快看,到了頸部的修復了,這個地方應該是最困難的地方。”一直沒搭話的楊耀青開口和索道。
駱治軍的頸部燒傷也極為嚴重,甚至由於頸部的疤痕,頸部的很多組織扭結在一起,在駱治軍的頸部形成非常難看的結構。甚至嚴重的阻礙了駱治軍的頸部活動。頸部頭部與身軀連線的部位,血管神經極為密集,一個不小心,就可能造成危機患者生命的傷害。
而且這個部位的位置也不似之前那麼便於操作。雖然傷疤溶解儀很方便使用,但是對於這個複雜的位置,也不是特別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