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34部分

掙上一筆而已,象張楚這種想著另起爐灶,做大做強的肯定也不止他一個。

“希望我們會是吧,以後還是需要多多關注下華強北那邊的技術。這邊的人雖然不會完全創新,但是微調方面的創新,他們還是有這方面的才華。”

幾個人聊了下後,話題還是轉向了華強北那邊。他們就是從那邊出來的人,對於那邊的東西怎麼會不清楚呢?

其實不止微創新,在某一方面創新華強北的人也能做到。只不過不知道是不是因為山寨多了,他們自己對於創新這些東西也不怎麼在意,很容易就被人模仿出來。

比如手機,這個時候很多的牌子手機上面的功能還沒人家華強北生產的手機功能多。不過在效能上面,這邊的手機就要差不少,訊號和通話質量也很差。

這跟材料和成本有關係,這邊的人就想著掙一票。對於質量啊,那些材料用好的東西啊,想讓他們花點心思很難。

沒辦法,這邊的手機賣到幾百塊錢,或者百來塊錢一個的手機,想要他們在質量和材料上花心思,他們還怎麼掙錢?

但是他們能用一些劣質的東西做出那麼多功能的手機出來,這就是他們的技術能力的體現,而做的質量不好,那是眼光和思路的問題。

肖工他們的對話給張楚又開啟了一個新的思路,魅影那邊可以經常去華強北那邊轉轉,在手機研發這方面,可以看看那邊的一些創意,參考一番。

對於某些人說的國內的技術如何差如何差,國外如何如何的牛,這些東西張楚也只是當個笑話看看而已。

無可否認,在某方面國外的技術確實比國內強。但是國內的技術並沒想象的那麼差,就算山寨,那也是有技術才能山寨的出來,沒這個技術怎麼山寨?

只是這邊缺乏經費,缺乏思路去搞研發而已。如果捨得在這塊花錢,有著明確的思路去發展,國內未必比不過國外。而且擁有自己的技術,這才是持續發展的根本。

看看聯想同華為,這個就是國內自主研發和非自主研發的典型案例。張楚重生的時候,他們各自的處境很好的證實了技術才是根本,研發創新才是長久之道。

差不多同時期起步,同樣是在高新科技這塊。前期聯想有著自己的技術,牛氣哄哄,收購這個收購那個。而華為最初卻是代理別人的產品,在技術這塊一點優勢都沒。

然而聯想卻放棄了自己的技術研發,而是選擇了商業動作。華為恰好相反,因為技術受限,轉向自己研發。

多年過後,聯想越混越回去,而華為卻是縱橫全球,把自己的業務越做越大,大的讓聯想只能望背興嘆。連國外的企業在某些方面也不如華為,這便是最好的證明。

張楚曾經聽過一句話,說xx革命割掉了國內人民頭上的辮子,但是卻沒割掉他們心中的辮子。無論我們國家如何的進步,如何慢慢強大,總還有那麼一些奴性的人。

也有那麼一些脊樑骨直不起來的人,總認為國外的東西就是強,國外的技術就是好。人家弄了什麼出來,那就是怎麼樣怎麼樣。

國內搞就是搞不起來,什麼技術不行啊,或者說環境不行啊,理由很多。張楚之前作出搞智慧手機的時候確實有些衝動,但是並不代表他沒想過這些。

最多不過是多花點時間,多花點錢而已。對於張楚來說,他有的是時間,錢他也可以再掙,為何就不能先試探一番?

不說別的,特麼的後世平果用外形一些設計就坑過不少人,張楚沒有實力研發晶片和系統那些,難道就不能在外形方面製造障礙?要知道平果這個時候還沒進入這塊呢。

他的那些外形更不可能去申請專利什麼,張楚隨便弄款手機出來,不管功能怎麼樣。先把各種外形專利拿了下來,以後就拿這些也能噁心到他們。

到時如果平果還拿著他們前世的那些造型出來,張楚的魅影手機連廣告費都省了,直接把他們告了,就全球名氣打響了。

第三百一十二章 選址

“橫琴那邊偏了些,到市區還得繞,我們還是選擇高新科技園這邊吧。這邊有現成的廠房招租,直接租一個小廠房便好了,這樣還能省些資金。”

到了濱海後,張楚的第一想法是把自己那邊的那片地想著處理下。只是肖工他們看了後,覺得太遠了,就算租金便宜也不方便。

這讓張楚想把這邊這片廠區租出去還有點難度,不過最近說橫琴要開發的風聲越來越大,讓張楚這塊地的價值竟然翻了一倍。

這速度有點快,然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