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南起義。
1928年5月,鄧華隨起義部隊上井岡山,隨後他率紅三十六師參加了第一、二、三、四次反“圍剿”作戰,與白匪軍打起了遊擊。
抗日戰爭時期,中央命令組建“鄧華支隊”,他又奉命率隊潛入敵後打游擊,開闢了一大片抗日根據地。手下的部隊也由一個團一千多人發展到兩萬多人。
1940年3月,鄧華被任命為晉察冀軍區第五軍分割槽司令員兼政委。
解放後,他擔任過瀋陽軍區司令員,後來又被任命為中國人民解放軍副總參謀長,當然這是後話。
應該說,鄧華副司令是一個游擊戰專家了。
當初,中央軍委命令成立東北邊防軍的時候,時任東北邊防軍司令的鄧華就開始注意研究美軍的戰略戰術,並在邊防軍幹部會議上作過專題報告。當時他就主張實行大膽勇敢的滲透戰術,選擇敵人的弱點,從敵人的翼側甚至後方,打擊敵人的心臟,截斷敵人的交通,牽制正面敵軍。
今天,在具體的戰役戰鬥中,他終於提出了他的方案。
其實,從一進入朝鮮開始,彭德懷司令也想過要派出敵後游擊隊,可是戰爭一開,千頭萬緒,根本沒有空去考慮這個事情,他也就放下了。現在,鄧華副司令正好提出了這個想法,與他的想法真是不謀而合。
一次由中國人民志願軍總部幾位最高首長參加的會議開始了。
會議上,彭德懷司令員建議派第一次戰役中黃草嶺和赴佔嶺阻擊戰打的比較好的第42軍去。
兩個小時後,一封急電發到了志願軍第42軍軍部。
此時,第42軍軍長吳瑞林和政委周彪正在研究一張朝鮮地圖,軍部電臺臺長急匆匆拿著一份電報走了過來:“軍長,政委,總部急電!”
吳軍長接過電報,只見上面寫著:
著第42軍125師派出兩個加強營,配帶電臺,組成兩支遊擊支隊,由兩名師職幹部分別率領,挺進敵後,聯絡朝方黨政軍民,開展游擊戰爭。
彭德懷
一九五○年十一月三日
“政委,你看,要用我們的老本行了!可惜,我去不了!唉。”吳軍長邊說邊把電報遞給政委。
周彪政委伸手接過電報,仔細看了看,笑道:“你這個老游擊隊員心裡又癢癢了?”
“那是當然撒,到敵人後方去,把敵人搞他個天翻地覆,那才痛快耶!”吳軍長答道。
“你這個傢伙,不要光顧著痛快,還是想想如何當好你的指揮員吧!呵呵!”政委笑著說道。
周彪心裡很清楚:吳軍長是一位戰將,13歲就參加革命,20多年來,隨部隊打過很多硬仗、惡仗、勝仗,積累了豐富的作戰經驗,只要一聽說是打仗,軍長就會熱血沸騰,躍躍欲試,但出生於四川巴中的吳軍長又不是一位只知道硬打硬拼的莽將領,而是一位足智多謀的將領,他總是喜歡把自己的智慧運用到戰鬥中去,贏得戰爭。
“好好好,我們來商量商量具體辦法。”吳軍長的話打斷了周彪政委思緒。
“政委,總部指定讓125師派兩個師職幹部帶隊去,你看這樣行不行?師長、政委就不要去了,留下來率領全師準備打下一次戰役,我們是不是就派副師長茹夫一和副政委王淮湘各率一個支隊,完成這個任務?”
“我看可以,他們兩個在國內都曾經打過遊擊,有比較豐富的游擊戰經驗,特別是茹夫一同志,抗戰時就是武工隊長,遠近聞名,令日本鬼子聞風喪膽,而且茹夫一還是我軍的一名特等射手,一枝三八槍打得神出鬼沒,出神入化。”政委答道。
“行,那就這麼決定了?”
“好的!”
“王科長!”
軍作戰科王科長跑步來到他們跟前:“到!”
“命令125師,立即組建兩個遊擊支隊,每個支隊由一個加強營組成,分別由王淮湘副政委和茹夫一副師長率領,支隊組成以後立即出發,讓他們深入敵後,打擊敵人並注意尋找和聯絡在敵後的人民軍。告訴他們,軍裡全力支援游擊隊的行動,需要什麼給什麼,哦,把總部配發的新式電臺給他們,一個支隊一臺。在敵後如遇緊急情況,可互相用電臺聯絡,也可以隨時與軍裡聯絡,還可以直接和總部聯絡!”
“還有,命令軍後勤部,儘量給游擊隊換髮我軍第一次戰役中繳獲的美式槍彈,多帶一些炸藥,以備急需!”
“是!”
本文由鐵血讀書首發 書 包 網 txt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