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61部分

到抗戰勝利。

鄭介民對軍統局這個主任秘書的本職雖不大感興趣,而他的老婆卻生怕丟掉了

這個位置。因為軍統局錢多、東西多,可以源源供應;不但鄭所乘的汽車、汽油由

軍統局供給,家裡用的副官、男女傭人、廚師等都是軍統局支薪,連家裡的許多開

支和應酬請客等費用都由軍統局包下來。軍統控制的公開機關如緝私署、貨運局、

交通檢查處等走私和緝私得來的東西,對軍統大特務〃進貢〃時,總有鄭介民的一

份。為了這些,鄭的老婆去軍統局局本部的次數,卻比鄭還多。每當戴笠離開重慶;

毛人風要找鄭去軍統主持紀念週時,鄭常推說事忙抽不出時間。毛人鳳以後找到一

個竅門,只要打電話到他家裡告訴他的老婆一聲,第二天鄭一定準時到達,從不誤

事。

抗戰開始不久,蔣介石曾請求英國幫助成立一個突擊部隊。鄭得到這一訊息,

對此很感興趣,便託人向蔣去要求,希望派他去擔任這項任務。蔣認為鄭沒有帶兵

打仗的經驗,不適宜搞這種工作,另派李默庵去籌備成立英械裝備的突擊部隊,鄭

又一次感到很大失望。

當參謀本部改組為軍令部之後,鄭卻意外地被蔣介石提升為該部第二廳中將副

廳長。這樣雖使他安下心來,卻仍不忘情於帶兵的工作。一九三九年陸軍大學設立

將官班,專門調訓國民黨中高階軍官時,他便請求帶職去受訓。當時有人問他,為

什麼還要去進陸大?他很高興地說:〃現在的軍事機關和部隊的幕僚長,規定都要

陸大畢業生,如果自己不是,不但沒有機會能帶兵,也不懂業務,無法工作。而且

由於和陸大學生不是同學關係,也不易駕馭,所以非去不可。〃

鄭介民於一九三九年九月前後進陸大將官班,一九四O年四月畢業。當時陸大還

設在貴州遵義,有些調訓的高階軍官帶職學習,連畫地圖都要參謀代辦,本人則經

常跑到重慶、貴陽去玩樂。即令在遵義,他們也是花天酒地,有時通宵達旦的賭博,

上課聽講只是敷衍了事,反正是去混一個學歷。鄭介民在這段時間內卻與眾不同,

他非常認真地學習,有空還從事寫作。他偶爾回重慶幾天,也是到軍統局和第二廳

去要一些資料,作為他寫作參考之用。他老婆經常寫信罵他,說別人常常回來,他

卻不想家,還疑心他在遵義玩什麼花樣,曾兩次偷偷地跑到遵義,看到他的確是在

埋頭學習和寫作才放了心。

鄭一面悔恨自己沒有帶兵打過仗,〃武〃的氣味還差一些,一面又醉心於想當

一個〃儒將〃。當時反動派中許多將領,都有〃武人惟恐不能文〃的思想,他便是

具有這種思想的一個典型人物。幾年間,他從軍統局與第二廳檔案中搜集了不少材

料,先後編寫了《軍事情報學》、《諜報勤務教範草案》、《游擊戰術之研究》等

幾本書。國民政府對他這種肯鑽研和寫作精神,曾予以明令表揚,並授給他一枚

〃積學勳章〃。他對這枚勳章極為重視,認為是最難得的〃榮譽〃,經常愛把它拿

出向人炫耀,以顯示他是個〃文武雙全'的〃儒將〃。

鄭任軍令部第二廳副廳長期間,還在一九四零年下半年起,兼任了〃中蘇情報

合作所〃的副所長,所長由二廳廳長楊宜誠兼任。蘇聯方面也派了一個副所長,這

是蘇聯幫助中國偵收對日情報工作的。該所設在重慶夫子池來龍巷慶德里一號,另

在南岸黃山放牛坪茶亭子附近設有電訊偵測總檯,由軍統所派的特務肖堅白任總檯

長。蘇聯派有一個副總檯長和幾十名技術人員,在南岸江山建有兩幢宿舍專供蘇聯

人員住宿。該所結束後,該處改為軍統江山農場。

這個所雖是由軍令部出面,實際是由軍統主持與蘇聯進行合作,專門偵收和研

究翻譯日本陸空軍無線電通訊密電碼。蘇聯方面提供了一批供偵收用的電訊器材。

名為合作,實際上是彼此都想把對方偵譯日本密電碼的技術學過來,而把自己懂得

的一套又不要讓對方學去。戴笠曾把留學蘇聯的中共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