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部分

的當時連門也不能開,進去了就不能出來。我是一個晚上帶小行李進去的,我們進去就睡地鋪。”

53年後,鄧小平為這次會議的紀念館題寫了“八七會議會址”6個字。並再次來到紀念館參觀。八七會議是一個轉折點。它給正處在思想混亂和組織渙散中的中國共產黨指明瞭新的出路。此後,中國共產黨又發動了秋收起義和廣州起義,以及全國其他地區先後發動的多次起義。

1927年底,鄧小平隨中共中央機關秘密遷往上海。1928年至1929年,任中央秘書長。1928年中國共產黨在莫斯科召開第六次全國代表大會,他協助留在國內的中央領導人,處理日常工作。這就是他後來對日本客人講述的那樣:“我一九二七年從蘇聯回國,年底就當中共中央秘書長。二十三歲,談不上能力,談不上知識,但也可以幹下去。”

作為秘書長,他隨同周恩來經常出入上海同孚路柏德里700號,這是當時中央的一個機關(又被稱為“中央辦公廳”),主要負責處理機關的日常工作。“中央各部分、各單位都來請示工作,屬於機關事務性的問題和技術性的問題,小平同志作為秘書長進行處理解決”。

作為秘書長,中央政治局、政治局常委開會,他“管開會的議程,頭一天開會定好下次開會的時間”。所以經常出入1928年11月至1931年4月間中央政治局開會的地點——上海鬧市中心四馬路(福州路)天蟾舞臺後面的447號。會議上,他負責記錄,但也有權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