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番外02賣題(一更)

沈千塵微啟唇,還未出聲,旁邊的那些學子們又爭執了起來,各執己見。

“李兄,周兄,二位所言未免偏頗。且不說會試的考題到底如何,只說募兵利大於弊這一點,敝人就不贊同。”

“有道是,兵可千日而不用,不可一日而不備。我大齊有今日的安寧,正是無數將士以生命與血肉為代價換來的。”

“國無兵,等於家無門,這不是敞開大門,等著強盜上門嗎?!”

“新帝方登基,就能發現軍中吃空餉的弊端,並雷厲風行地下旨加以整治,可見新帝是個耳聰目明、胸有溝壑之人。”

“……”

他們說得熱烈,沈千塵聽得有趣,她最喜歡聽人誇顧玦了。

她抿唇一笑,抬手招來了小二,又點了一壺解暑的雪泡梅花酒。

“胸有溝壑?!”那個身著藍袍的李舉人卻是再次嗤笑,不以為然地搖頭道,“你們未免也太天真了!”

他這句話就差直說他們讀書讀傻了。

李舉人勾出一個眾人皆醉我獨醒的冷笑,接著道:“你們難道沒有聽說過嗎?五月時,新帝才剛登基,就當朝罷免了一個御使。”

“自古以來,御史執掌監察,既糾察百官,也規勸天子,為的是避免天子偏聽、偏信。”

“新帝剛一登基就如此獨斷專行,御使直言上諫,他不僅不聽,反而逼得御使在金鑾殿當眾撞柱,滿朝譁然。可結果新帝覺得御史以死相逼乃是以下犯上,不僅罷免了那名御史的官職,還用武力鎮壓百官,令百官皆是敢怒不敢言。”

李舉人說得是義憤填膺,情真意切,聲音也越來越高亢,幾乎讓人以為他當日也在金鑾殿親眼目睹了這一幕。

在場的大部分學子們都來自外地,因此他們的訊息來源有限,此前根本不曾聽說這些事,震驚有之,好奇有之,唏噓有之,義憤亦有之。

“李賢弟,你說得是真的?”那個四十來歲、留著山羊鬍的周舉人蹙起了眉頭,問李舉人道,“不知道那位御史是何人?”

李舉人一派坦然地挺了挺胸,正色道:“這麼大的事又豈是我空口白牙可以胡編亂造的!”

“那位御史姓季,名諱我也就不說了,你們儘可以去京城打聽。”

“哎,季大人也是可憐,一輩子為官清廉,彈劾了不少貪官汙吏,一片忠膽義肝,只因為幾句忠言直諫令得君心不悅,以致引來大禍。新帝不僅將其革職,還令季家三代不得科舉!簡直是殺人誅心!”

李舉人這麼一說,不少學子們都心有感觸。

他們都是讀書人,寒窗苦讀十年,都是為了考科舉,可是新帝輕描淡寫的一句話就把三代人的希望全都掐滅了。

周舉人愈發感慨,一會兒搖頭,一會兒嘆氣,唏噓道:“聽聞新帝逼宮奪位,也難怪更加尚武。”

氣氛一下子就變得壓抑凝重起來。

不少學子的臉色都不太好看,有的人多少被這兩人說動了,也有的人對季御史的事抱著懷疑的態度,覺得還是得去打聽這位季御史的事再作評價。

沈千塵又往顧玦那邊湊,悄聲與他咬耳朵,笑道:“這位李公子的訊息可真靈通,連朝上發生了什麼也都知道。”

她眯了眯眼,目光意味深長地在李舉人與周舉人之間來回掃視了一下。

這些人做得未免也太明顯了,故意在這些學子之間散播謠言,帶動風向,令他們對顧玦產生偏見。

這李舉人與周舉人背後的指使者到底是誰,顯而易見。

季明志被罷了官,季家又被罰三代不得科舉,看來季明志和他背後的“那個人”既不服氣,也不死心呢。

也是,從前顧琅在位的時候,除了對顧玦格外防備外,他對於其他臣子都是頗為容忍,甚至是一種放任的態度,只要朝中沒出大事,顧琅就可以粉飾太平。

如此長年累月地下去,也就把康鴻達一黨的武將以及以韋敬則為首的文臣養得越來越貪婪了,一個個彷彿血蛭般貪婪地吸取著朝廷的血肉。

這些人過慣了從前的舒心日子,由奢入儉難,現在當然也不會希望有一個太過強勢的君主壓在他們頭上,所以一門心思地想要壓制顧玦,想讓顧玦有所退讓。

沈千塵眸光微冷。他們還真是打了手好算盤。

這時,小二笑容滿面地為兩人上了雪泡梅花酒,白瓷酒壺是放在一碟碎冰裡呈上來的,從酒水到酒壺全都冰涼涼的,還在冒著絲絲縷縷的白煙。

沈千塵給顧玦倒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