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番外23心悅

對於大部分朝臣而言,這一晚都是一個輾轉反側的不眠之夜,第二天的早朝一開始,金鑾殿上的氣氛就有些古怪。

刑部尚書正琢磨著是不是由他拋磚引玉地提一筆三司會審的事,就聽前方傳來了顧玦清冷平靜的聲音:“南陽王昨晚剛從昊國回京,昊帝烏訶度羅已經同意把蜀州割讓給大齊。”

顧玦一句話驚得滿朝寂然。

“……”

“……”

“……”

南陽王這一趟去昊國,竟然兵不血刃地拿下了昊國一州的土地?!

眾臣皆是震驚不已,久久說不出話來。

金鑾殿上,靜了好一會兒。

須臾,一個留著山羊鬍的中年官員從文臣的佇列中走了出來,作揖道:“皇上,既然昊帝割地向我大齊示好,應該是有心結交大齊,我大齊是否該趁勢與昊帝結盟?”

好幾個官員皆是微微點頭,覺得他說得有理。

兩國結盟是好事,哪怕可以換幾年的太平,也是值得的。

也有人搖頭,覺得昊國二皇子此前差點引狼群傷了新帝,這一定是昊帝的意思,認定了昊帝對大齊不懷好意,不可結交。

更多的朝臣不置可否,猜到了新帝應該早有主張。

所有人都靜待著顧玦的決定。

“齊、昊兩國是該結盟。”顧玦環視眾臣,直言不諱地說道,“朕和烏訶迦樓已經結盟,大齊會助烏訶迦樓奪回昊國帝位。”

“待烏訶迦樓繼位後,兩國會簽定和書,開放貿易,增進文化交流。兩國都會在雙方的都城設使館,有兩國使臣常駐使館……”

顧玦大致說了一些他與烏訶迦樓對兩國未來的計劃,至於具體的細節還要等烏訶迦樓復辟後,再由兩國協商擬定。

這也是顧玦第一次在朝中宣佈他和烏訶迦樓的結盟。

滿朝文武再次一驚,不由再度譁然,三三兩兩地交頭接耳。

畢竟現在坐在昊國帝位上的人是烏訶度羅,而不是昊國先帝的皇長子烏訶迦樓。

大部分人都想不明白明白顧玦怎麼會選擇與烏訶迦樓合作。

但也有人想到了當初先帝顧琅就曾懷疑顧玦和烏訶迦樓是否暗中勾結在一起,看來先帝十有八九沒冤枉了顧玦。顧玦與烏訶迦樓應該在去歲先帝讓顧玦送烏訶迦樓回南昊時,就達成了雙方合作的意願。以顧玦的行事風格來看,他選中烏訶迦樓應該也是有他的原因的。

無論心裡怎麼想,在場的這些朝臣都不敢對顧玦提出什麼質疑,短短三個多月,他們都已經逐步適應顧玦殺伐果決的作風了。

朝中的武將已經被擼了三成,很快文臣也會走上殊途同歸的道路,這個時候,誰找新帝的不是,這不是把脖子往新帝的刀口上湊嗎?!

好幾個官員越想越是不安,尤其是那些個心中有鬼只人,一個個心神恍惚,他們昨夜幾乎徹夜未眠,此刻眼窩處一片深深的青影。

既然他們不說話,顧玦就當做他們認同了,接著就進入下一個話題:“今科會試兩次洩題,舞弊案必須徹查,朕已經交由三司主審此案。”

刑部、大理寺卿與都察院這三司的代表立即出列,表示會不負所托。

顧玦接著道:“會試乃國之大事,不可有任何疏漏,著禮部重新查漏補缺,規範會試流程,決不能再有洩題之事。”

顧玦也知道,無論再怎麼規範會試出題的過程,還是會有洩題的可能性,他希望禮部做到的是不斷降低這種可能性,最好是能在發現洩題後,就能迅速鎖定洩題的源頭。

禮部尚書楊玄善也出列,恭敬地應了:“臣遵旨。”

他的額頭冷汗涔涔,這可是一件麻煩的苦差事,可以預料的是,接下來的一個月他又要三過家門而不回了。

他以為這這件事已經夠麻煩了,不想顧玦的話還沒說完:“還有,著工部與禮部商議,在下月會試重考前,改進貢院考場。”

什麼?!楊玄善的下巴都要驚掉了。

這貢院考場千百年來都是這樣的,頂多就是號舍的大小有那麼一點點偏差,其它方面都大同小異,新帝真是想一出是一出,他到底想怎麼改啊?!

顧玦似乎沒看到楊玄善的為難,提了幾條改進的意見:

比如貢院的號舍太小了,才三尺寬,把兩間號舍改為一間,讓考生不至於夜不能臥;

比如改善貢院的淨房;

比如一日三餐由貢院統一提供,尤其因為鄉試一般八月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