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黑甲,人人都是跟隨楊奉南下百戰的精銳,即便戰場那令人狂暴的氣息再三刺激他們嗜血的**,但卻還是保持這整齊而有效的陣型,飛快的切入敵軍,有效而快速的帶走一條又一條的性命。
兩萬人馬,一戰而潰,降者上萬,陣斬五千,白波首領胡才被一隊小兵所俘,楊鳳戰死軍中,非常屈辱的死在馬蹄踐踏之下,只有郭太,李樂兩人集結剩餘五千餘賊倉惶向西北而逃。
而後楊奉率軍追殺,既然楊奉本意是收降部分白波壯大自己的勢力,衛寧便進言讓他只追不殺,一路尾隨,而韓暹,便是將白波一網打盡的關鍵人物。
絳城一戰,韓暹所部三千,半數被斬,剩餘半數皆是幾乎被楊奉所俘,至於逃散之卒雖然不少,但卻不知韓暹已降。楊奉快馬加鞭奔襲平陽,也少了郭太等人資訊的缺乏。
衛寧坐鎮絳城,便將絳城守軍五百,以典韋領軍,混入韓暹部,在楊奉北上平陽之時,也讓韓暹領軍向西而走。
這自然,便是衛寧料定,徐晃,黃忠,楊奉三軍攻伐,郭太若敗,必然向西而逃。即便郭太未敗,三軍與起形成膠著,那韓暹一部,也必然可以給郭太帶來毀滅的打擊。
等郭太倉惶西逃的路上,也按照衛寧的計劃,很是激動的遇見了韓兩千“救兵”。在與楊奉追兵一陣“廝殺”之後,官兵終於“力竭”退走。
郭太和李樂當真是兩眼淚汪汪,眼看自己兩萬兄弟,竟然餘者不過四千之眾,若不是韓暹來“救”,恐怕遲早也是性命難保。如此,深恨當初不聽韓暹之言,同時也下定決心,等重整旗鼓,必定要找楊奉一雪前恥。
韓暹那兩千人馬有一半皆是官兵,身邊又有衛寧特別吩咐,“保護”他的典韋在旁,自然也沒有絲毫違逆衛寧的意思。試想,一個賊寇能夠在戰敗的情況之下漂白,還能夠保住性命,已經是莫大的容恩了。加上對楊奉大軍印入骨子裡的恐懼,韓暹就差將衛寧叮囑的話刻在腦門。
是夜歇營帳,韓暹很是直覺的令自己部屬巡夜放哨,讓郭太等人部曲好生歇息,一月苦戰,加上半日亡命逃竄,那四千人馬自然是欣喜不已。
對於衛寧來說,曾經白波最大的勢力便是郭太,其餘人或多或少還是礙於他的勢力,不得不聽命於他,這樣一個人物對於楊奉以後來說,必定還是一個很大的隱患,事實上,衛寧自認為,在楊奉勢力還完全不夠強大的同時,招降賊寇無疑是一個失敗的決定,但既然楊奉選了這條路,衛寧也只能將事情往最好的方面處理。
所以,郭太必須死,而李樂可以活。
韓暹按照衛寧吩咐,當夜,領著典韋進入李樂帳中,將自己身份攤開,或在典韋武力威脅,或在衛寧許下的美好前途下,李樂終於下定決心,殺郭太,投降楊奉。
同時,有韓暹這個內線在,殊不知,白波帳外,早就被楊奉,徐晃,黃忠三部兵馬牢牢包圍。
一場近乎兒戲般的內訌,便展開了。
平陽一戰,白波滅亡,胡才戰敗被俘,楊鳳戰死。大頭領郭太被李樂韓所殺,送到楊奉跟前。作為未來與黑山齊名的白波軍,在初萌芽之際,便被一個轉世者,狠狠的掐滅在襁褓之中,自然也少了一股為禍幾州的禍害。
無論對於衛寧,對於百姓來說,卻也是一件好事。
三月……也正是衛寧及冠的日子,同時,還有他父親為他迎來的河內車架,大紅色,對比他的臉色卻異常蒼白……
第一百六十七章 衛寧加冠,百貴觀禮
老實說發這章的時候,有些猶豫,但最後還是發了上很想將冠禮這個現在已經失去的東西寫出來。查了許多資料,參照了《儀禮—士冠禮》,這才有的這一章,其中一些細節雖然沒有寫得明確,或者還有一些錯誤的地方,但也代表了我的一點心意吧。還有兩章,河東篇完結,逐鹿中原篇展開,相信不會讓大家失望了……)
古有四禮,冠禮,婚禮,喪禮,祭禮。四禮同為人生大事,不可輕疏,同時,自西漢武帝,獨尊儒術,罷黜百家,此源於儒學禮教的四禮在士族階層尤為重要。
倘若哪個家族在這上面有了什麼差池,必然會受到別人非議和蔑視,對於一個傳承已久的家族,尤為重要。
河東衛家自先祖西漢丞相衛暠起,便是一個經學儒門大家,在這上面的一系列程式也是嚴苛謹守。
自從河東平定之後,衛寧連善後的工作都未處理妥當,便被家族召喚而回。十八歲的誕辰對比於即將加冠的大禮來說,倒顯得微不足道了。
安邑衛府,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