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將如黃蓋,程普這些人無一不是對孫策毫不吝嗇的稱讚!這就是一股天然的領袖氣質,孫策就如同太陽一般。理所當然的享受所有人的圍繞。
他是一個仁慈同樣又嚴格的父親,孫堅對自己的幾個兒子歷來都是嚴格教導,卻又從不失去父親關愛的一面。
孫策的成長几乎都深受他的影響,兩人在一起,彷彿一個模子般刻畫出來,而近些年來孫策所展現的領導魅力卻更在他之上。
相比較起其餘兒子來時候,次子孫權雖然有點膽略但卻毫無自己武勇風範,比起其餘兩個成長的兄弟來時候偏於文弱,遇到事情總是先要畏手畏腳一番才敢行動,更是一直沒展現出什麼特殊之處,樣貌更是異於常人,所以素來不為他所喜歡。
倒是三子孫朗和大哥孫策的關係頗為要好,同樣也頗與自己相似,勇猛果斷,不過在長兄孫策的光芒下卻又顯得暗淡無光,加上性格上的過於莽撞直率,很容易為奸人所害。又是遠遠不如孫策了,並不是一個理想的接班人。而其餘兩子還是孩童,看上去也是不堪大用。
不過,這已經足夠了,現在天下大亂,要與豪傑爭雄爭霸,孫策的勇猛果敢,知人善用,便是先天上的一大優勢,更重要的是他年輕,有足夠的本錢去和別人周旋。作為一個父親,有一個在他看來如此完美的繼承人,孫堅還有什麼別的想法。
可是,天妒英才,他認定的未來江東砥柱周瑜英年早逝,更讓他痛心的卻是孫策的死去。白髮人送黑髮人,沒有任何一個父親能夠受得了這樣的打擊。
對於河東的恨意,已經瀕臨的極限。當然,他並非是單純的因為喪子之痛而就這樣失去了理智,如今的局勢已經非常清楚了,想退是絕對不可能退得了的,一退,就是死路。而這場戰爭,已經註定了不是你死,就是我亡。
所以,孫堅終於毫無保留。再度從江東征集了整整五萬的兵馬北上前來支援。
而相比較起孫堅的動作,主場作戰的曹操更是被逼迫到了絕路,徐州。青州,充州,豫州,只要是還在他可以控制下的土地,大量的兵源都源源不斷的向著陳留趕來。
如今的河南大戰場已經涇渭分明。曹操軍中扣除掉在青州防範黃忠東進的三萬兵馬,充州東平的夏侯淵兩萬人馬,在陳留駐紮,已經達到了極限的十萬人數。也就是時候為了這場戰爭,曹操已經動用了十五萬人的力量,還不算許褚折損的兵馬,”
而孫堅都有了從後方增援而來五萬人,加上早前所帶領的八萬人,扣除掉韓當,孫策一部的損耗,也足足還有十萬可戰之兵。
當這力量相對於設定與官渡。中牟,長社,陽翟四城連成一線的戰線的河東軍來說,已經從當初的勢均力敵變得薄弱了許多。
當初河東起兵十七南下對峙,扣掉張遼北上的三萬人馬,還有足足的十四萬。當漢中大戰的完結,張合領兵東進增援,關中奇襲的失敗,郭嘉騰出手來,兩方面加起來足足七萬人次的數量,填補到了河南大戰場上!
而河東光光是這些兵馬就已經達到了二十一萬人的軍力,而隨著戰事的升級,衛寧南下,又抽掉了河東,並件,翼州部分兵力,合共三萬餘人南下。數量已經是遠遠超過了與他對峙的孫曹聯軍。
而當孫曹損失了相當於整體戰鬥力量三成的孫策,許褚聯軍後。這看上去頗為雄偉的二十萬兵馬,卻在很大程度上,是無法和河東軍保留一半精銳力量的兵馬所能爭鋒的。
當然了,這如今不過四十萬人次的大會戰顯然是對不起三家如今最強大的諸侯的身份,光光劉表恐怕都能拿出二三十萬人的戰力,別提他
。
孫堅有所顧慮,自然不可能讓整個江東都賠本進去,而曹操也不願意在局勢未明的情況下,就讓自己的的盤就此癱瘓。按照河東上下智囊團的估計,孫曹聯軍到了玉石俱焚的地步,恐怕還能夠拿出至少二十萬人的力量,雖然這二十萬人的戰鬥力非常低下就走了。
而實際控制力更遠勝天下所有諸侯的河東呢?區區二十四萬人馬,顯然只是冰山一角而已。事實上。若真要算上進入這場大戰中的具體數量。在翼州的張遼。衛三六萬兵馬,青州黃忠的五萬人,漢中扎控制的二萬兵馬,加起來。也只經這到了二十七川公所奴量。
或許所有人都認為河東的底茁還要爆發更多的戰力,但事實上。這的的確確都是河東的家當了。三線作戰,已經讓河東的積累數年的家當幾乎耗得乾乾淨淨,公孫度在幽州的牽扯,註定了得不到來自趙陽的援助。翼剛才剛剛經歷過動盪,短時間裡也絕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