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修之中居然還有你這樣不拘一格的人物,看來這佛修界也並非我想的那麼無聊。”
丘離小聲詢問潘美:“他們倆在談什麼玄機,單個字拆出來我聽得懂,整句話我也聽得懂,可從他們口中說出來就聽不懂了。”
“對方原本是在擠兌掌教,稱禪心本是佛經上的詞彙,既然掌教自稱悟了禪心,那麼便是佛祖弟子。可掌教卻以石頭做比喻,稱禪心本來就是存在的,佛祖頂多算是第一個發現的人,並非由他創造,就算沒有佛祖,照樣能領悟禪心。”
潘美本來就跟著老和尚生活幾年,加上她可比兩位兄弟聰明多了,自然是聽得懂機鋒。
女娃又道:“我將這世上的佛教徒分成五類,第一類是那些偶爾施捨香火錢,只有遇上麻煩的時候,才會想起求佛祖保佑的傢伙,這群人只求個心安,至於祈求的物件是釋迦牟尼還是三清道祖,都沒有區別,佛祖對他們來說,不過是一個可以利用的虛無物件。
第二類是那些只修煉佛門武功,對佛法一竅不通的傢伙,他們其實並不在意修煉的武功是佛是魔,只要能令他們變強,就願意拜入門下。此兩類人與佛無緣,均是掛羊頭賣狗肉之輩,也是人數最多的佛教徒。
第三類是那些祈求佛祖保佑,時常跪拜,捐上香火錢的愚夫愚婦,他們rìrì唸經,卻不懂經文何意,只是一味人云亦云,期望佛祖保佑,卻連保佑什麼,如何保佑都不清楚。
第四類則是寺廟中的佛家弟子,他們修習佛法,rìrì唸經,恪守清規戒律,對佛祖不敢生出褻瀆之心,將其當做至高的神靈來崇拜,認為說的每一句話都是真理。
這兩類人與佛有緣,然而無有慧根,乃是西方神教最喜歡的信徒,既能肆意愚弄,又能汲取信仰之力。只可惜佛祖是人,而非虛無中誕生的神靈,信仰之力於他有如浮雲。你信他,他不會高興,你不信他,他也不會生氣,香火唸誦皆是虛妄。”
丘離想聽她往下講第五類,偏生女娃到這裡就停下了,憋得心急,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