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4部分

瞅了瞅四周,又重新站在底部用手電筒的光芒去照亮剛才下來的頂部,發現有一處位置的垂直巖壁顯得比較平整光滑,雖然從那裡上下完全不可能,但假如在它頂面上架個轆轤……也許女人和小孩可以安全的從那上面汲水而不必走下來。

轆轤的製做不難,在史前時代做這麼個東西可能需要廢不少的工夫,但肯定能做出來。另外木桶也不難做,繩子有亞麻可以編搓,最後就只剩下建起一個圍攔保護免得人不小心掉下去。孫志新仰望著那個至高點出神的想了一陣,心裡已經有了個腹案。

接下來就著火把的光,在筆記本上繪出這一條通路的簡易地圖,再關於轆轤汲水裝備的初步設想也畫出個草圖,五人才原路返回,向著岔路那裡回返。

回來所花的時間比去要少,這一次五人選擇了正中的看上去比較寬的通路前進。這條路上也是碎石滿布,不過比起剛才走的那條,它顯得要好走得多。整條通路高低起伏不大,也算得上寬敞。有一條深溝一著伴著這條路往前通行,孫志新擰開電筒照了照,發現大約有四、五十米深,底下的亂石犬牙交錯,隱約也見得有清澈的淺水流過,就瞧那深度和底下的亂石尖利程度,掉下去可不是鬧著玩的。

塔里木和阿爾法走在最後,一邊走一邊找到地方插火把。整條路也沒有岔路,顯得相對比較安全。

走了一陣,出現了一個挺奇異的地下結構,像是一室狹長的石室,與深溝相對的那邊出現在石臺樣的結構,零星的分佈在整間石窒裡。它們的高度不高,矮的才齊小腿,高的僅有一人來高,個個都顯得矮胖,就是孫志新也無法看出來它們究竟是怎麼形成的。說它們像鐘乳石,又沒有鐘乳石那樣的光滑堅硬表面,倒像是有種無形的力量拿斧頭把石頭劈開,再一斧削去頂部,最終得到了這樣的不規側石臺。它們之中最大的竟像會議桌,或是長長的西餐桌,齊腰那麼高,邊緣凌亂銳利,頂面卻像桌面一樣平整,十足的怪異。

越往後走,這樣的石臺就越多,直到又走進一個廣大到可以接近容納四百人左右的大廳時,這種石臺已經多到了極致,星羅棋佈的分散在整個大廳裡。

到了這個時候五人已經前行了兩千餘米,更不知道一路往下走了有多深,但可以肯定判斷的是已經深入山腹之中。由於是地下洞窟的緣故,氣溫顯得比外面低很多,五人身上現在都有微涼的感覺。同時整個大廳裡的空氣感覺很清鮮,雖然火把的火焰沒有晃動,可清新的空氣無疑告訴孫志新在更遠的地方一定有其它的空氣進入口,換言而之,也許就是其它的出入口。

畢竟這座山很大,有其它的出入口不是不可能,這就讓人覺得可以由其它地方進出的同時,又有了安全上的隱患。有其它的出口意味著孫志新一行人進來的洞口一但出現意外,也可以由其它出入口進去,不必擔心被封死在洞中出不去的危險。可從另外一個角度講,有其它的出入口就意味著防禦上的漏洞,真是有一利就必有一弊,萬事萬物都是相輔相生這個道理一點都沒錯。

那些個出口現在去探明它顯得很不理智,五人無論人手與工具都顯得明顯不足,只能等待真正住進來的時候再去探。或是堵或是守,到時候一定要看管好這些備用的出入口,杜絕安全上的漏洞。

像這樣的大廳對於容納下兩個部族聚居已經足夠,沒必要再深入,也沒必然再繼續冒險,畢竟這是史前時代,孫志新所帶的東西也不是真正的專業探險裝置。對於未知的地底洞穴來說,可以毫不誇張的說成步步危機,它就像一隻安靜趴伏的巨獸,誰能知道一但驚醒它後會發生什麼?與其頭腦發熱的尋求更多,還不如知足常樂,把它當然大自然的恩賜,懷著一顆感恩的心去接受這個禮物,而不去貪婪的乞求更多。

再次打亮手電筒照照前方,仍然黑彎彎曲曲黑黝黝的不知道通向哪裡。五人商量了一下,都認為不能再冒險深處,只是探明這個大廳樣的洞穴就可以。

當下五人各持一堆火把分頭行動,以入口和遠端通向更幽深的出口為界線,儘量探明這個大廳。孫志新拿了十一支火把,任選了一個方向探查。就見五人漸行漸遠,火把一個個的被點亮,然後分散到大廳的各處,將整個大廳的原貌一點一點的現出來。

孫志新比起其它四人明顯的做起探索工作來更細緻,他任選的方向並不完全是任意而選,還是帶著一定的目的性。他的目標就是先頭一路伴隨而來的深溝,這玩意兒帶來的安全隱患實在很大,誰能保證在光照程度嚴重不足的地洞裡會不會有人失足掉進去?就那深度和底下的尖銳石頭,無疑堪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