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粒子也是把質量、角動量和電荷集中在一個很小的體積內。以電子為例,實驗已經確定出它的質量、角動量(自旅)和電荷。相對於其質量來說,電子的電荷和角動量超過黑洞上限的If倍。這個令人驚愕的數字甚至超過了可觀測宇宙中基本粒子的總數,而這正是一個電子與一個克爾f 紐曼黑洞之間差異的量度(這決不是說電子是一個探奇點)。第十二章 圖形遊戲
地圖並不是實地。
——阿爾弗雷德·柯齊伯斯基( Alfnd KOrzyhski)
黑與白
人的頭腦對對稱有一種天生的愛好。自古以來,物理學家一直在試圖依據基本對稱性來分析自然界的現象。使人驚奇的是,這種方法常常取得成功。一個極好的例子是“反粒子”,先有理論預言,然後很快為實驗所證實。在基礎物理的最新發展中,對稱性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重要。
黑洞也有一個與之對稱的反面,就是白洞,這是一種從隱藏在視界之後的區域發出的引力外流。早期對白洞的解釋導致這樣一種普遍的印象,即人可以進入黑洞,再透過一個連結黑洞與白洞的“咽喉”而從白洞中出來,從而可以瞬時地從宇宙的一個部分旅行到另一部分。這種印象無疑增添了黑洞對公眾的唯力,但對那些不熟悉廣義相對論的科學家來說卻是降低了黑洞的可信性。
白洞的真實情形是怎樣的呢?我們必須重新考查真實世界與其數學表述之間的關係,或者土地與地圖之間的關係這個微妙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