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9部分

這個過程很有意思的,無論是在大陸的臺灣人、在臺灣的臺灣人乃至大陸人都無法理解,因為這三群人很少有人有我這樣的經歷。於是,在大陸,很多聚會乃至工作的場合裡,有一句話,就成為我的“緊箍咒”:“你臺灣來的,你不懂”,或是“你在大陸待太久了,臺灣你已經不熟悉了”。

這樣的感慨,我曾將之寫成博文“蝙蝠的成長”,以蝙蝠同時不被哺乳類與鳥類動物所接納的心情。

蝙蝠的成長

返臺三個星期,把筆也就擱下了。不是因為懶,而是因為太忙,忙工作、忙感悟、忙回憶與記憶。

三個星期以來,見到了很多人,也跟很多人談話。忽然想起一種動物——蝙蝠。為什麼想起這個動物,原因很簡單,有個寓言故事是這麼說的,有次動物大會,各種動物要分組,分到蝙蝠大家就為難了,它是哺乳類?還是鳥類?說它是哺乳類卻長著翅膀,說它是鳥類,它卻不是卵生。於是可憐的蝙蝠,既不是鳥、也不是哺乳類,就這樣孤零零的、同時不被兩種動物所接受。

何來此感?人類總的來說屬於群居動物,中國人尤其如此,總是要為自己找個群體,似乎這樣才有安全感。本人雖說特立獨行,但也還是渴求著一個心靈的歸屬感。然而跟許多臺灣朋友見面聊天時,他們總會對著我說,你們大陸如何如何,忽然發覺自己被歸類成為大陸那一邊;回到大陸,許多人又會對著我說,你們臺灣如何如何。這就是蝙蝠的為難。

返臺初期,剛好遇到大陸安麗團在臺灣掀起軒然大波,看到臺灣媒體對於安麗團的報道心中五味雜陳,自己站在大陸的立場,難受;站在臺灣的立場,受傷。難受的是,同胞手足怎麼如此簡單粗暴地顯擺自己的財富?受傷的是,曾幾何時臺灣的經濟敗落至此?難受、受傷感兼而有之,無法排解,只好躲著新聞不看,做了一把鴕鳥。(有趣,鴕鳥雖是鳥類,卻不會飛,而是陸地上跑得非常快的動物之一,奇了,又是一種兩面都不是的動物)。

昨天一位朋友在MSN上問我,喜歡我文章中的真誠,卻也明顯感覺我的焦慮。我無語,看來我的文章是夠真誠的,連這點小心思也畢覽無遺,好在我不想掩飾我的焦慮。說到此想起一個生活中的小故事,話說有天跟幾位大陸朋友聊天,談起臺灣政治,每個人都侃侃而談,聽到有問題處,我不免張口糾正了幾句,沒想到對方想也不想地就說,你不懂,才不是這樣……後來又談起大陸,我也忍不住說了幾句感想,沒想到對方又說,你是臺灣人不懂大陸。有種啼笑皆非的淒涼,原來臺灣大陸我都不懂。

回到文章主題,蝙蝠到底成長了什麼?其實很簡單,因為兩邊都不是、也兩邊都是,所以蝙蝠最厲害的是,懂得兩邊對於彼此不懂的部分,也因此在兩邊都受到一定程度的質疑,為何?因為蝙蝠可以看到哺乳類動物生產過程的痛苦,也知道飛在天空中的感覺。如果蝙蝠在哺乳類動物裡談天空、在鳥類間談胎生,肯定就是一個怪胎,為兩邊所不能容。可是弔詭的就在此處,或許兩個群體之間的最大問題,就在於這個對於彼此不理解的部分。

最近在進行一個企劃案,規模很大,因此受到的質疑與委屈也就很大。看到別人所看不到的最大痛苦在於,自己會被那些自以為看到一切的人所懷疑,無論怎樣的循循善誘,終究是“非我族類、其心必異”。那天一位大姐苦口婆心地跟我說了一個故事(她說是洪晃的論點),員工分兩種:牛跟寵物。牛型員工,拼死拼活,臨死獻了牛肉、牛骨、牛皮還有牛血,但主人家不會把一頭牛天天抱在懷裡;反倒是寵物狗、寵物貓,天天只需討好主人、搖頭擺尾,就可以陪著主人吃香喝辣。

聽罷此言,說真的,什麼蝙蝠、牛,我只想做只優雅的寵物貓!

txt小說上傳分享

北京是個農村城市(1)

在臺灣,農村是很美好的。如果我對別人說,我在鄉下有間房,別人都會投以羨慕的眼神,因為在鄉下買的房一定是獨門獨院、按照自己期待的樣子建造,加上臺灣城鄉差距較小,居住在鄉下,完全可以享受到城市裡相同的物質生活,交通、通訊、生活設施都不會有區別,還可以享受到鄉下無汙染的空氣、清幽的環境和閒適的生活節奏。總之,在鄉下生活是一件很愜意的事情。與城市的差別只在於生活步調與維生方式的不同。

北京是個農村城市,在我的理解中,這裡所指的農村就如同我對臺灣農村的理解。在北京這個城市居住的人民,在面對高度發展的城市建設,仍保有農村的生活思維,形成了現代化城市建設搭配傳統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