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06部分

一。

它會給人造成一種視覺上錯覺,以為坦克足以跨過這樣高度的壕溝,但現實是坦克開上來只會陷在其中無法自拔。

原因是“戈蘭壕”前低後高,壕溝看起來是不深但坦克還必須攀上更高的土坡,更重要的還是……壕溝其實是很深的,其原深度深達七、八米甚至有的還達到九米,只不過是被炮火給炸塌了履上了新土。

但眾所周知的是,新土不夯實而坦克卻很重,一輾上來坦克的頭部就壓著新土下陷,接著就無論它怎麼扭動都無法逃脫了,甚至由於這些新土還是沙漠土質,坦克越是加油門就反而陷得越深,就像是人工流沙似的差點就要將坦克整個吞沒了。

海因茨藍道見此不由大吃一驚,趕忙下令道:“快!把它們拖回來!”

拖坦克或許可行,就像人若是陷入流沙的話,也可以透過繩索藉助外力解困。

只可惜這裡是戰場,是時刻都有敵人盯著你並給你致命一擊的戰場……

遠征軍戰士當然不會給德軍這個時間和機會把那些陷在反坦克壕裡的坦克拖回去,只見幾個冒著青煙的炸藥包突然從沙丘背後拋了出來落到那幾輛被困的坦克旁,接著就是“轟轟”的一陣亂響,那幾輛四號坦克就再也沒有動靜了。(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援,就是我最大的動力。手機使用者請到m。閱讀。)

第七百二十五章 戈蘭壕(二)

這時海因茨藍道才意識到這反坦克壕的厲害,於是氣急敗壞的把工兵營派了上去。

作為裝甲師的工兵營而且還是德軍裝甲師的工兵營,當然不會只是一群木匠或是維修工之類的。

事實上,德軍工兵營的裝甲車輛也不在少數……德軍自30年以來先後研發了1號坦克、2號坦克……一直到現在的虎式坦克。(注:虎王於1944年6月首次出現)。

這其中1號坦克只是德軍對坦克的一種嘗試,因為《凡爾賽條約》的限制德國還是以“拖拉機”的名義偷偷研發。

2號坦克是德國坦克的一種成長,是一種過渡型號,火力和裝甲明顯不足。

到3號坦克才可以說真正成熟並投入戰場成為德軍裝甲部隊的主力……二戰初期德軍閃電戰大多是由3號坦克完成的,只是後來由於蘇聯t34的出現而使3號坦克相形見拙。

4號坦克則可以說是在3號坦克的基礎上增加了防護和火力,其許多部件其實是直接取材於3號坦克。

在這坦克的發展中,必然就會有許多坦克因為效能落後而被淘汰。

這些被淘汰的坦克如果當作廢鐵回爐當然是很可惜的,於是除了實在不能用的之外,相當一部份還是被投入到戰場使用……於是就出現了各種改型,比如拆除炮塔裝上反坦克炮、榴彈炮、高射炮變成自行火炮。

還有一部份為了滿足工兵的需求而裝上機械變成工程車。

比如現在,幾輛坦克架橋車很快就開了上來……

這幾輛坦克架橋車是在車體前部裝有旋轉軸,然後可以以軸為中心向前鋪設臨時橋樑。當然,因為它使用的是2號坦克的底盤防護力不足,所以海因茨藍道組織了炮火甚至戰機對反坦克壕後一陣狂轟濫炸,只打是躲藏在沙丘後的戰士們無法抬頭,就更不用說探出身子打火箭筒了。

(注:一般情況下,德軍的裝甲師列裝的坦克架橋車是由四號坦克的底盤改裝的,只不過非洲戰場一直不受希特勒重視,於是非洲軍團一度主力坦克還是三號坦克,工程車則是二號、三號坦克的底盤為主)

對於中**隊來說,這可以說是失去制空權的一個副作用。

如果說德軍的炮火還可以被壓制的話,德軍的戰機就只能任其胡作非為了。

也就是說,在必要的時候,德軍只需要付出燃油及彈藥的代價,就總是能夠壓制中**隊的火力達到某種戰術目的。

於是五架鐵橋很快就架在了反坦克壕上……其實原本應該要有六架鐵橋的,只不過有一輛坦克架橋車在途中熄火了,畢竟是2號坦克的底盤,六、七年前生產出來的玩意了,而且此時還是在沙漠這種高溫、多塵的環境下作業,出點故障是難免的。

但是五架鐵橋似乎也夠用了,海因茨藍道對此信心十足。

原因很簡單,德軍擁有制空權。

中**隊的坦克和裝甲車大多都藏在亞山大港內,這意味著它們無法參戰,無法參戰就相當於沒有……如果它們敢從亞山大港出來的話,海因茨藍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