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這些有限的坦克,蒙哥馬利首先裝備的當然是英軍,然後是同為白人的澳大利亞軍、紐西蘭軍,然後還有法**、波蘭軍……這時代種族主義還是很明顯的,英國雖然已經不行了,但他們的思想還短暫的停留在強大的“日不落帝國”時代裡沒有跳出來,於是理所當然的就以為白人比其它膚色的人種更為優秀。
然後,如果有多餘的坦克的話,蒙哥馬利甚至還會先裝備印度軍隊,因為此時的印度軍隊可以說是最聽話的殖民部隊……這跟印度人的種姓制度有關,雅利安人就是白人,他們統治印度建立種姓制度奴役印度人的時候,就規定白種人的雅利安人是高種姓,於是印度很容易就接受同為白種人的英國人的統治。
這也是印度軍隊在此時還有相當的戰鬥力的原因……英印軍先是在印緬邊境的英帕爾打敗牟田口廉也的進攻,又在北非配合英軍擊敗沙漠之狐隆美爾,如果說沒有一定的戰鬥力是不可能的。
也正是因為這樣,印度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就不可一世了……印度的軍隊可是打敗過法西斯陣營裡兩個甚至可以說三個強國的,放眼整個亞洲甚至全世界又有幾個國家能做到?!
於是印度就想當然的以為除了英美兩個國家外軍事實力最強的就是自己了,一個“世界第三”就這麼橫空出世,接著就有62年的中印邊境衝突……是驢子是馬拉出來遛遛,不打不知道一打嚇一跳,印度軍隊甚至可以說根本就不能稱之為軍隊,幾天下來印度“強大”的軍隊就被打得慘不忍睹、落荒而逃。
說是落荒而逃那都是給印軍面子了,那是成批成批的投降……中**隊在兵力處於弱勢的情況下以陣亡七百多傷六百多的代價,擊斃四千多擊傷一千多另外還俘虜了三千多……青藏高原補給運不上去,養俘虜都養不起,印度用這一招斷敵補給還是很管用的。
有人一直不明白當年中**隊打了勝仗為什麼還要撤退,原因很簡單嘛……補給被印軍俘虜吃光了,不撤退還能怎樣?!
張弛覺得這麼下去也不是辦法,等英國人、澳大利亞人、法國人……還有印度人都裝備完了,最後才輪到中國人,而且這還要看蒙哥馬利的心情,那猴年馬月中國部隊才能得到裝備啊?
無奈之下,張弛就給哈爾西發了個電報表明遠征軍所處的窘境。
但哈爾西的回電卻讓張弛失望了:“張,身為一名美**人我無法左右蒙哥馬利將軍的想法,我所做的只能是給他提個意見,除此之外我也無能為力!”
對此張弛表示理解,畢竟戰場還是要統一指揮服從指揮官安排的,甚至美軍在這裡都要服從蒙哥馬利的指揮。
問題只是……
這個指揮和安排是有問題的,蒙哥馬利嚴重低估了中**隊的戰鬥力,偏偏他自己又沒意識到這一點。(未完待續。。)
第六百五十五章 隆美爾
隆美爾可沒有蒙哥馬利和艾布納想的那麼簡單,與蒙哥馬利保守、謹慎的性格相反……隆美爾一直都在強調進攻、進攻再進攻。
這一點在他以往的戰鬥中一次又一次得到了驗證:一戰時他就曾經率20名德國士兵一舉俘虜400多名羅馬尼亞士兵,也曾經以100人的兵力攻佔過義大利人重兵防守的戰略高地,迫使1200名義大利士兵舉起了雙手。更令人驚歎的是,他還曾率一支孤軍深入敵後,連續強行軍50多小時,以區區百人的兵力俘虜了150名義大利軍官和大約9000名義大利士兵……
此時在北非戰場上的隆美爾當然不會改變自己的作戰風格,事實上隆美爾很清楚,眼前的大好形勢完全都是由於自己的進攻而取得的……如果防禦的話,自己手裡的八萬多人以及全面弱後於英軍的裝備憑什麼又能守住那條無險可守而且還長達近百公里的防線?這會使自己的防線處處都是漏洞到處都是缺口。
相反,如果採取攻勢的話,要擔心這些問題的就是英軍了……正如隆美爾所料,英軍儘管有22萬人,兵力將近自己的三倍,但他們還是不足於防守整個正面,英軍只能等著自己集中優勢兵力尋找其防線的漏洞。
“將軍!”參謀部少將托馬斯有些沮喪的向隆美爾報告道:“我們對亞山大港的進攻失敗了……那些可惡的義大利人,我認為把勝利的希望寄託在他們身上是不現實的!”
幾架英國飛機從隆美爾頭頂上飛過並投下了幾枚炸彈,隆美爾稍稍趴低了點身子,等爆炸過後又站起身來舉著望遠鏡朝正發出“隆隆”炮聲的亞山大港望去。
這也是隆美爾與蒙哥馬利不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