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出來了,他拿過原詩一對照,果然發現第二段的每一個字都和詩文中最後一個字相同,不禁連連感嘆道:〃妙!妙!妙!想不到竟然是這樣的一番安排,左老弟你還真不愧對你的名字,的的確確是〃明察秋毫〃啊!〃
雖然左秋明的確是在等著陳久生讚揚自己,不過當讚揚的話說出口時,左秋明又不禁有些不好意思了,連忙擺手道:〃陳兄過獎了!其實更讓我佩服的是寫下這詩的人,他不僅可以在這詩的頭尾處安插進這樣的謎底,還能在如此多的限制下依舊將兩次預言準確地表達出來,當真可算是神來之筆。這人外貌雖是一個乞丐,但難保不是一個藏身市井的異人,小弟我真想與他結識結識,陳兄你可知道那乞丐是誰嗎?〃
陳久生搖頭道:〃我怎麼會知道他是誰?那乞丐行蹤不定,愚兄至今為止也只見過他兩次而已。〃
左秋明嘆了一口氣,道:〃但願小弟能有這個機緣吧!〃
陳久生笑了一笑,問道:〃那依左老弟之見,這個姓陳的醫生會在什麼地方呢?〃
左秋明不假思索,脫口而出道:〃既然你兩次都是在聖瑪利醫院的門口遇見的那個乞丐,我想那個姓陳的醫生,自然也應該是聖瑪利醫院裡的吧!〃
陳久生聽了,不由連連點頭,道:〃左老弟分析得有理!〃
兩人因為破解了詩謎,都大受激勵,雖然已是一夜未睡,此刻卻是絲毫不倦,匆匆吃了幾口午飯之後,便出門上車,直駛聖瑪利醫院。
那聖瑪利醫院成立於清末,乃是由英人出資建造的教會醫院,其中的器械藥品也都是從英國漂洋過海而來,初時只是為了服務在滬的西洋人。但自從清廷倒臺,民國成立之後,就逐漸成了一間大眾醫院,院內的醫護人員也多數起用國人。洋人漸漸退出了日常工作,只留下些許管理行政和財務的董事。
。←蟲工←木橋 書←吧←
第32節:第五回 聖瑪利醫院(2)
陳久生與左秋明下了汽車,徑直走入醫院大堂。那堂內的裝修是典型的歐式風格,樸素而典雅,正面牆上還鑲嵌了一個耶穌被釘在十字架上的白石雕像。院內的護士穿著的也是類似教堂修女的服飾,她們在走道內來來去去,很有些異域情調。
兩人走到大堂一側的詢問臺,陳久生開口問道:〃請問,醫院內有沒有一位姓陳的醫生?〃
詢問臺內坐了一位小護士,她抬頭看了陳久生一眼,道:〃姓陳的醫生?你們是來看什麼病的?〃這護士年紀不大,也就十七八歲,但是說起話來卻好似刀片一般鋒利。
陳久生被這小護士衝了一下,一時倒不知道說什麼好了,轉眼望望左秋明。左秋明咳嗽一聲,道:〃我們……我們不是來看病的,而是來找人的。我們想找一位醫生,他姓陳。不知道……〃
話還未說完,那小護士便搶先道:〃找人?你們連找的人的名字都不知道,來找的什麼人?你們到底是來做什麼的?〃
左秋明同樣被這個小護士一句打蒙,不曉得該怎麼介面問下去。兩人面面相覷,都料不到這個小護士竟然這麼厲害。
這時,一個年紀稍大一點的護士走過來,說道:〃段蕾,你怎麼可以這麼和別人說話呢?這真是太沒禮貌了。〃
那小護士段蕾辯解道:〃根本是他們自己不好,說是來找人卻都不知道找的是誰,怎麼變成我沒有禮貌了?〃
那年長的護士嘆了一口氣,也不再說她,轉頭對陳、左二人道:〃真是對不起,我們醫院裡姓陳的醫生有兩位,不知道你們要找哪一位?〃
陳久生道:〃不瞞你說,我也不知道該找哪一位。但是,我確實有一件要緊的事情,是否可以麻煩兩位都幫我引見一下?〃
段蕾在一旁插嘴道:〃哎喲?你以為你是誰啊?你要是沒病,我們院裡的醫生可不是你想見就見的。〃
那年長護士說道:〃段蕾,你怎麼可以這麼說?我們都是主的孩子,主在別人有求於他的時候,是從來不會拒絕的。〃段蕾不服氣地把頭一扭,卻也不再說話了。
那年長護士道:〃我們醫院裡那兩位姓陳的醫師,一位是骨科的大夫,一位是藥房的大夫。請跟我來吧,我給你們帶路。〃陳久生與左秋明跟在那位護士身後,向聖瑪利醫院的二樓走去,不多久便來到骨科的門診室。
骨科門診室內沒有來問診的病人,只有一個身穿白大褂的中年醫生,正埋首於書案間的病例之中。那年長護士當先開口說道:〃陳醫生,這兩位先生有事來找你。〃
那陳醫生伸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