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3部分

。他在淳安當縣令的時候,頂頭上司胡宗憲的公子,前呼後擁經過當地,因為驛站的小吏觸怒了胡公子,這個衙內便將驛吏吊了起來。海瑞知道了,將胡公子捆了起來,說:“曾經胡總督巡視,下令沿途地方官不可鋪張。今天這一行如此豪華,一定不是胡公子。”並沒收胡公子數千兩銀子納入公家倉庫,然後再告訴胡宗憲。史載:“宗憲無以罪。”

哪怕胡總督心底裡對海瑞恨得咬牙切齒,但表面上確實不好怪罪海瑞。海瑞玩的這一招很高明,他用“顯規則”來對“潛規則”。上司你不是說要輕車簡從,不鋪張浪費,只搞“四菜一湯”嗎?如果承認這個利用父親權勢的人是自己孩子,那在官場上多狼狽呀。私下了該怎樣做,彼此心照不宣。只有憨直的海瑞揣著明白裝糊塗;故意拿領導檯面上的話當真。

海瑞敢這樣對上司,是因為他有本錢。這個人沒有後代,自己兩袖清風,道德上沒有什麼瑕疵能讓別人抓住。史載海瑞當縣令時,“布袍脫粟,令老僕藝蔬自給”。給母親過壽,也就是從菜市場上買兩斤肉。如果哪位有權勢的人硬硬地去整這樣一位公共輿論給予高度評價的清官,等於自己毀自己的名聲。只要和海瑞沒有你死我活的利益衝突,誰也不至於這樣傻。所以對於做出捆綁胡公子這類小事的海瑞,上司不但不能怪罪,在公共場合還要表揚他,提倡他的精神和做法——雖然說這話的人知道自己和大多數官員不可能像海瑞那樣。

海瑞這樣的官員,在當時是另類,是稀罕物。他不但沒被搞倒,後來還升任了戶部主事。在這個位置上你好好地為大明朝廷整頓財政不就得了,他不,也許財政這類專業性很強的工作並不適合他。海瑞在官場,唯一的目的似乎是用自己個人道德操守來襯托別人的不堪。他對上司胡宗憲那一招又用到了所有人的上司——嘉靖皇帝身上。

當時嘉靖帝享國日久,荒於政事。海瑞上表,演出了一出“罵皇帝”的戲。他說嘉靖皇帝“一意修真,竭民脂膏,濫興土木,二十餘年不視朝,法紀弛矣。數年推廣事例,名器濫矣……吏貪官橫,民不聊生,水旱無時,盜賊滋熾。陛下試思今日天下,為何如乎?”。

這簡直把皇帝比作商紂王、隋煬帝那樣的主,皇帝看完後,大怒,將奏章扔到地上,對左右說,馬上去把他抓來,不要讓他跑了。

天子震怒,要殺他不是一句話嗎?皇帝身邊的宦官黃錦倒不糊塗,勸諫皇帝,說“此人素有痴名”,聽說他上疏時,知道觸忤當死,買好了棺材,和家人告別,把家中僕人遣散,自己根本不跑,就等著皇帝去抓他。

這一提醒讓皇帝明白過來了。人家根本不怕死,殺死他倒成就了他冒死上諫的千古令名,自己反成了殘暴之君。所以皇帝說,此人像比干那樣,可是朕不能當紂王呀。但心中的怒火還是熄滅不了,只好把他抓進大牢裡,不處理他,讓他待著。不久皇帝駕崩,新皇即位,給海瑞也給天下百姓一個面子,赦免海瑞出獄。

明代皇帝雖然專制,但是受禮法約束。皇帝的權力是硬的,而禮法的力量則是軟的。如果皇帝什麼都不顧,心想老子就做個桀紂之君又怎樣,海瑞死十次也不夠。可大多數皇帝對歷史評價還是有敬畏感的,尤其當皇帝的年頭越長,越考慮身後名聲。殺了他,等於毀自己名聲成就人家。不殺他,他好好地活著,還有了讓人傳誦的千古美名。怎樣做,都是海瑞賺了皇帝賠了。大概因為皇帝發覺海瑞是有意擊中自己的軟肋,因此讓他呆在牢房裡,反正老子在位一天你一天別想出來,以後誰怎麼處理老子管不著。

雖然皇帝和大多數官員不喜歡他,但朝廷總得需要這樣的官員來裝裝門面。葛劍雄先生說海瑞“非常不得官心”,說他在官場是非常孤立的。這是自然的道理,如果在民選時代,這種人倒能像馬英九那樣,靠“不粘鍋”這類人格魅力來吸引選民投票。而在帝制時代,政治是對上不對下,誰能和這樣令官場同仁避而遠之的人做同道?

海瑞這樣的官有一個足矣(2)

海瑞這樣的官員,朝廷有一個來起道德楷模的作用,就足矣。大多數人不可能都像楷模一樣,這類先進典型在朝廷中沒有推廣的可能,《明史》說他“誠為人所難能”很恰當。

。 最好的txt下載網

張居正不可能重用海瑞

張居正和海瑞幾乎是同時代的人,他們都是在嘉靖皇帝當政時步入政壇。而且兩人有過交往。《明史》記載:“萬曆初,張居正當國,亦不樂瑞,令巡按御史廉察之。御史至山中視,瑞設雞黍相對食,居舍蕭然,御史嘆息去。居正憚瑞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