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的信念在這一刻是至高無上的,每個人都希望自己能夠最終活著到自己的祖國、活著見到自己的親人。
離開港灣雖才半個多月,這群蘇俄艇員已經多次遇險,但即便是他們當中最為膽怯的人,也沒有因此而失去鬥志。他們知道,只要擊沉一艘敵船,就能夠讓陸軍的同志們少一些傷亡,進而為蘇俄的最終勝利爭取到一份有利的砝碼如今的蘇維埃俄國雖然坐擁遼闊的領土,但戰略上卻處在了兩大列強的夾縫中,正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要麼積極向外拓展空間,構造安全的緩衝地帶,要麼等著對手步步蠶食,最終淪為歷史的失敗者。
在潛艇度過最初的下潛期之後,艇長沉穩的透過話筒命令道:“10度右轉,改為全速前進!”
海面上暫時沉寂了幾分鐘,但這只是風暴來臨之前的平靜。當類似於敲門聲的咚咚咚從頭頂傳來時,此前數度遭遇日本艦艇的蘇俄艇員們都知道這意味著什麼,他們迅速找好可固定的安全位置,有的還從口袋裡掏出棉球塞住耳朵。
轟轟
潛艇開始更加激烈的搖晃起來,艇上不必要的燈光早已全部熄滅,大多數艇員此時都只剩下呼吸這一動作而已。有人在默默祈禱著,也有人持聽天由命的態度,但這時候他們已經很難把握自己的命運。
就在這時,大鬍子艇長用沉穩有力的嗓音命令道:“輪舵歸位!停止前進!”
若在十年之前,裝備被動聲納的日本驅逐艦對靜止懸浮在水中的潛艇是毫無辦法的。太平洋戰爭期間,美國潛艇部隊總共擊沉了1300多艘日本艦船,而自身僅僅損失了40艘潛艇,這個資料有力地證明了日本海軍的反潛能力是多麼地薄弱。戰爭結束後,日本海軍透過外購裝備和內研技術積極提高反潛水平,至1942年,所有的驅逐艦都換裝了可靠的聽音機和探信儀,而且這些技術裝備已基本達到國際先進水平,這對實力相對薄弱的蘇俄海軍而言相當不利。第一次哈拉哈河戰役後,俄國人從西方同盟國手裡獲取了一大批緊急援助,這其中就包括了55艘處於封存狀態的老式德國潛艇,除適航效能較弱的10艘被用於訓練艇員外,其餘45艘盡數調往太平洋艦隊。
眼前這艘蘇俄潛艇,便是一艘10年代末期建造的u441型攻擊潛艇,以當年的眼光來看,這是一艘在火力、航速、航程以及適航性等主要效能上找到最佳契合點的產物,是能夠勝任多種用途的全能型潛艇,然而到了40年代初期,這種未加改造的潛艇便已大大落後於時代。
海面上,伴隨著沉悶如雷霆的轟鳴聲,一根根粗大的白色水柱躍然而起。在兩艘懸掛著旭日旗的驅逐艦尾部,身穿白色制服的水兵們正準備把更多的深水炸彈投入水中。
“深度40米,1分鐘後開始投放,每隔30秒一發,總共6發”
從艦橋打來的電話給了反潛水兵們新的指示,艦尾的投擲容器上放著成排圓桶狀的深水炸彈,他們所需要做的就是調整最後三個容器上的深度旋鈕,再在指定的時間將它們投進水中。因為內裝有數百公斤的烈性炸藥,這些圓桶通常顯得極為笨重,所以只能透過艦尾的滑道投下,加上它們從水面到達預定深度的時間,漫長的過程中目標有可能早已經溜之大吉了。
預定時間一到,水兵們便扳開拉桿,一個個裝有定深裝置的炸藥桶順著滑板依次滾入水中。由於軍艦始終處於航行狀態,水兵們無需擔心自己為那些威力巨大的炸彈所傷,他們默默的等著沉悶的響聲從海底傳來,以及形狀如蘑菇的白色水柱最終衝出海平面。
其中一艘日本驅逐艦上,一名役齡超過十年的軍曹向他的年輕同伴傳授著經驗:“如果你看到海面上出現大量油汙和破碎的漂浮物,那麼你所攻擊的潛艇十有**已經被你擊沉了!快看!這就是我所說的情形!”
循聲望去,艦尾方向的海面上,翻滾的海浪中出現了大面積的油漬,如果那不是敵方潛艇蓄意為之的“煙霧彈”,那就一定是它被深水炸彈炸傷所致。
見此情形,兩艘日本驅逐艦上的日本水兵們莫不以為擊沉“魚生丸”的罪魁禍首已受到了應有的懲罰,甲板上頓時一片歡騰,可是沒過幾分鐘,海面下方突然冒出了一艘黑漆漆的潛艇,它一上來就拼命轉舵,但不是要逃跑,而是將艦艏指向距離最近的那艘日本驅逐艦。與此同時,蘇俄艇員們紛紛從艇艏和前後甲板的艙蓋鑽出,操縱艇上的甲板炮和防空機關炮向敵艦射擊。
驅逐艦上的日本水兵們被對手打了個猝不及防,直到多名艦員中彈,他們才匆匆操縱艦炮開火還擊,艦橋裡負責指揮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