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防空炮火顯得如此虛弱無力。
第228章 弗羅裡達之戰 中
“光明之路”,這是同盟**隊最高參謀部為登陸弗羅裡達半島所制定的作戰代號,戰役發起之後,以巴哈馬群島和古巴島跳板的南翼軍團精銳部隊將首度踏上美國本土,對同盟國陣營的普通民眾而言,這不過是掌權者和職業軍人夢寐以求的壯舉,而在眾多投資者和投機者看來,美利堅是一塊物產富饒、勞力充足的神奇之地,打垮美國政府,或許意味著歐洲再度回到發現新大陸的大淘金時代只要有膽量,就有可能一夜暴富,享受人間極樂!
在利益集團的驅使下,同盟國陣營的宣傳媒介全力開動,鼓吹登陸美國、佔領北美的非凡意義,並對前線部隊的戰績大肆吹捧,創造出了一個又一個光環縈繞的國家英雄、戰爭英豪。德國陸軍的第1近衛騎兵師、第9重灌步兵師,海軍的第1戰列艦中隊、第1陸戰師,空軍的第12戰鬥機聯隊、第21轟炸機聯隊、第1傘兵旅,義大利軍隊的第19獵兵團、第1戰車團、第7轟炸機聯隊,奧匈帝國的“維也納”重炮師等等,這些聲名遠播的精銳部隊皆在前線準備多時,裝備精良、補給充足,軍官們躊躇滿志,兵士們鬥志昂揚,可謂萬事俱備只待東風。
另外一邊,自1934年春以來,美英聯軍在各條戰線節節敗退,迄今已捱過了一年又半,英王喬治五世的病故無疑是對英聯邦軍民的沉重打擊,美國政府內部也在戰與和的問題上發生了巨大的分歧,無奈以德國為首的同盟國陣營所提出的停戰條件過於苛刻,一旦在這些條件的基礎上籤署停戰協定,美國的經濟將會受到空前的衝擊,甚至是一場“不用槍炮的大洗劫”,所以多數財閥支援美國政府繼續跟同盟**隊作戰,爭取以較為有利的態勢達成停戰。基於這些複雜的因素,美英聯盟早已是貌合神離、各自為戰,深陷困頓的英聯邦軍隊仍在加拿大東部苦苦支撐,美**隊則在東部沿海地區廣泛構築防禦工事,力圖依託城鎮港口和交通樞紐,抗擊同盟**隊的登陸行動。
在同盟國相繼奪得巴哈馬群島和古巴島之後,弗洛裡達半島自然成為了重點防禦地區,但這座突入墨西哥灣的大半島有著15萬平方公里的面積和933公里的海岸線,以同盟**隊的跨海登陸能力,理論上能夠攻擊這個半島的任何一處海灘,“名將”麥克阿瑟麾下37個師和30個獨立旅/團的美軍官兵肩負著相當沉重的防守任務。
相對於號稱百萬的美國守軍,同盟國陣營在巴哈馬群島和古巴兩地的集結了實實在在的126萬部隊,德國人佔據了七成,義大利、奧匈帝國、西班牙、愛爾蘭軍隊合佔三成,但後者以勤務、警備人員居多,擔當進攻尖刀的部隊仍以能征慣戰的德軍部隊為絕對主力。出於保密的需要,在“光明之路”登陸行動開始前的幾個小時,別說是普通士兵,就算是營連級的指揮官也不知道自己的部隊究竟要在哪裡登陸。
“德國第11海軍陸戰團的小夥子們,讓你們猜了一個月的謎底即刻揭曉,前方……霍姆斯特德港!”
一艘大型兩棲登陸艦上,擴音器裡傳出指揮官抑制不住的亢奮聲音。這個戰功卓著的兩棲作戰部隊組建於1915年,參加過早期在波羅的海地區的登陸作戰,此次大戰,他們登陸不列顛,轉戰百慕大,而後又投入了在巴哈馬群島的作戰行動,無論前方是霍姆斯特德還是弗羅裡達半島東南部的其他地方,都意味著他們將要登上美利堅合眾國的本土了。
當前方的海岸線漸漸清晰起來的時候,登陸艦漸漸放慢了航速。美軍在近海海域設定了不少障礙物,而且海岸炮火還沒有被完全掃清。在這樣的情況下,大型登陸艦不會貿然靠岸,而是在離岸數公里到十數公里的位置投放小型登陸艇和兩棲戰車。
掩護登陸的戰艦從前夜開始炮擊海岸,海岸方向到處是火光和硝煙。炮火間隙,人們可以聽到從頭頂傳來響亮的轟鳴聲。攻取了巴哈馬群島之後,同盟**隊得以建立了一處堅固的戰略踏板,從各處機場起飛的陸基戰機不分晝夜地空襲美國南部地區,最大限度地降低守軍的防禦力。
戰時建造的兩棲登陸艦採用了便捷的開合式艦艏活動門,士兵們直接在艦艙裡登上小型登陸艇或兩棲戰車,然後直接從活動門駛出,但這種專門為搶灘登陸設計建造的兩棲登陸艦數量有限,許多士兵尤其是擔任後援的陸軍士兵仍透過運兵船在海上轉乘登陸艇,在這些運兵船上總能夠聽到軍官們粗獷的提醒聲:
“各連依次登艇,所有人帶好裝備,注意繩梯,小心海浪,祝大家好好運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