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78部分

國的立場,而在於促敘利亞和阿拉伯王國之間的領土爭端能否解決。在國聯的調停下,敘利亞和阿拉伯王國再一次回到了談判桌前,可接下來依然是無休止的爭執和辯論。本質上,敘利亞人渴望得到這片土地以及生活於此的居民,從而充實本國的力量,阿拉伯王國的統治者對這片爭議之地並無執念,但要求以一種足夠體面的方式解決紛爭,他們提出了經濟補償或領土交換兩種方案,可敘利亞人既沒有能力提供鉅額的經濟補償,又不願意將礦產資源豐富的東南部省份割讓出去,等到他們下定決心從土耳其和西方國家籌措貸款資金的時候,阿拉伯王國的統治者又改變了主意,只同意將耶路撒冷以北經濟相對不達的地區讓給敘利亞人,包括耶路撒冷在內的其餘地區,特別是富庶的沿海地區,則是“阿拉伯王國神聖不可分割的領土”。

對這兩個阿拉伯國家來說,談判桌上解決不了的問題,那就只好付諸武力。敘利亞軍隊此前雖在猶太人手裡吃了虧,損耗了不少元氣,但他們實力猶存,稍作休整很快就能捲土重來,先前突入巴勒斯坦地區的精銳部隊依舊在邊境地帶集結。阿拉伯王國儘管未損一兵一卒,但王室、政府以及軍隊高層皆背上了消極避戰的惡名,導致聲望下滑、地位動搖。為了挽回顏面,他們盡遣精銳——敘軍撤兵不到三天,號稱“中東第一雄師”的阿拉伯王國近衛兵團便浩浩蕩蕩開進了巴勒斯坦。

不過,對於用鮮血和生命抗擊侵略者的猶太民兵,阿拉伯王國的統治者非但沒有慰問和嘉獎,反而擺出了一副清剿非法武裝的架勢。

經過了戰火的殘酷考驗,猶太復國主義者愈意識到建立猶太人國家的必要性和迫切性,他們不甘此前傾注的巨大心血、做出的巨大犧牲就此付諸東流,所以當他們得知阿拉伯王國政府將要開進特拉維夫接管局面時,便迅在入城的必經之路佈設防禦陣地,據此與阿拉伯王國政府軍先遣部隊進行對峙。巴勒斯坦地區固然是有爭議的混亂之地,但它至少在名義上歸屬於阿拉伯王國管轄,這裡的居民也都是阿拉伯王國的子民,更何況這裡的局勢正受到歐美國家的廣泛關注,對峙雙方並沒有一語不合便大打出手,而是展開了面對面的談判——阿拉伯王國官方代表要求猶太人解除武裝,使特拉維夫恢復到正常秩序,以此為交換,阿拉伯王國政府將對他們非法組織武裝、擾亂地方秩序的罪責既往不咎。

阿拉伯王國的官方要求自然是猶太復國主義者不願意接受的,他們試探著提出了將巴勒斯坦劃為自治地區的要求,但遭到了強硬的拒絕。為了向特拉維夫的猶太民兵組織施壓,阿拉伯王國調來大股部隊,將特拉維夫東南北三面6路團團圍住。哈代拉鎮之戰,猶太民兵在極限狀態下以5ooo之眾對抗敘軍兩萬多人,而阿拉伯王國的近衛兵團下轄一個近衛騎兵師、兩個近衛步兵師、一個近衛炮兵師,總兵力逾六萬人,並得到當地阿拉伯人的支援。雙方一旦開戰,本就筋疲力竭的猶太人根本沒有勝算。

正當猶太復國主義者一籌莫展之時,國聯執委會無視阿拉伯王國的反對,做出了向西巴勒斯坦派遣軍事觀察員的決議,這一決議使得困頓中的猶太人如蒙大赦,更讓他們喜出望外的是,僅僅二十個小時之後,一支在地中海執勤的德國分艦隊就率先開抵巴勒斯坦西海岸。5名國聯觀察員在14o名全副武裝的德國6戰兵護送下登上了這片古老而又神秘的土地,但這夥人沒有直接闖入猶太武裝和阿拉伯王國政府軍對峙的風暴中心,而是前往特拉維夫以北的哈代拉鎮察看了戰場遺蹟,似乎對以民兵為主的猶太武裝遏制住大股敘軍正規部隊充滿好奇。與此同時,從航母上起飛的德國戰機不斷從特拉維夫周邊盤旋——儘管德皇小威廉治下的德意志對猶太人素無好感,可這些機翼上有著醒目鐵十字徽標的戰機還是讓特拉維夫的緊張局勢得到了很大程度的緩和。

德國人決定出手,一直對中東資源垂涎萬分的義大利人依舊不甘落後。他們的戰艦從塔蘭託港啟程,緊跟著德國人的腳步加入到這場政治輿論意義遠大於軍事的維和行動中來。所不同的是,在猶太方面的盛邀款待下,義大利人直接把戰艦開進了特拉維夫港,並派出一支由2oo名6戰兵組成的維和部隊入駐城區。義大利觀察員在城區趾高氣昂地外出巡遊,並在猶太人的帶領下察看了他們跟阿拉伯王國政府軍對峙的現場,還大張旗鼓地跟阿拉伯政府軍的指揮官進行了交談。義大利人的出現讓阿拉伯人惱火卻又無奈,他們擔心遭到國聯制裁,唯恐特拉維夫像耶路撒冷一樣變成維和部隊代管之地,因而很快解除了對特拉維夫的全面封鎖,並令部隊後撤了一段距離,但近衛炮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