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得以倖免,這個血腥黑暗的例證在多位歐美記者的筆下都有敘述,而且,日本軍隊製造的這種駭人聽聞的慘劇可絕不止這一次。”
愛德華王子皺皺眉頭:“確實。可是盧萬的災難又該如何評價呢?”
言外之意,製造了盧萬慘劇的德**隊是否也該被稱為“反人類的惡魔”?
夏樹頓時語塞,一年之前,德軍縱火焚燒了比利時的盧萬城,破壞了大量的珍貴建築,並且造成了大量平民死傷,這種行為雖然沒有旅順屠殺那麼慘絕人寰,卻是發生在歐洲人的眼皮底下。要說對文明秩序的挑戰,兩者之間並沒有本質的差別。
在大戰爆發之前的許多年,德國人一直公開聲言他們應該領導世界,那時候,大多數人都覺得德國醉心於統治世界的想法是孩子氣的、不知天高地厚的感情衝動,除了政治家之外,很少有人把德國的叫囂當回事。戰爭伊始,人們對德國踐踏中立的侵略行徑感到憤慨,也還沒有上升到仇視的高度,可以說是盧萬的烈火改變了一切——以遭到比利時平民襲擊為由,佔領盧萬的德**隊針對這座歷史悠久的城市展開了報復行動,縱火、搶劫連同對平民的槍殺持續了六天,這一暴行讓德皇和他的軍隊成為了邪惡的代名詞。在那之後,英、法、俄三國政fu簽訂了倫敦條約,三國承擔起“在當前這場戰爭中不得單獨媾和”的責任,將這場戰爭的意義推到了正義打敗邪惡的高度。然而,條約的約束作用在國家存亡的大局面前只是一張紙,法國和英國都在無力為戰的情況下退出戰爭,倫敦條約最終被倫敦停戰條約給徹底粉碎……
“它們確實都是人類文明歷史上最引人深省的反面案例。”夏樹艱難地承認說,“越是現代化的軍隊,越不能放鬆道德的制約,否則跟惡魔無異。”
對夏樹此時表現出的坦誠與直白,兩位英國王子以及首相博納…勞都頗感意外。
夏樹當然不能在英國人面前過分詆譭愛爾蘭王國的頭號盟友,何況自己在很長一段時間裡都是德**隊的一員,他繼而說道:“誠然,德**隊確實有那麼一些幹了混賬事的混賬人,但是平心而論,絕大多數軍官和士兵都表現出了較高的文明素養,畢竟他們每一個人都是接受過正規教育,知道是什麼該做什麼是不該做的。關於這一點,戰爭期間被扣押在德軍戰俘營裡的英**人是比較有發言權的。”
大戰時期,前後共有十多萬英軍官兵被德國及其盟友俘獲,儘管他們並沒有享受到義大利式的待遇,除了極少數因傷重或患惡疾死去的,至少大多數人的生命得到了保障。即便是在愛爾蘭,在夏樹的刻意約束下,繳械投降的英軍部隊並沒有受到惡意虐待,這些人基本上都活著回到了英國。
英國王室和軍政高層對此心知肚明,然而在他們眼裡,這還不足以洗刷德軍邪惡黑暗的形象,日本軍隊留給他們的印象則遠不如夏樹評述的那樣低劣。事實上,在這個時代,日本由一個落後的亞洲國家剛剛登上了由文明國家所組成的列強舞臺,他們努力想表現得比歐美人更加文明,更加紳士。在這樣的心理驅使下,他們刻意收斂了骨子裡的暴虐,在攻入北京城的八國聯軍中,日軍的軍紀是最好的,而日俄戰爭中,日軍對俘獲的俄軍戰俘和家屬都給予了優待,後來在青島俘虜的德奧官兵,日本人仍然表現得非常人道。在歷史上,日軍心態的劇變源於華盛頓海軍軍備協定的簽署,那次世界各國列強的軍事分贓會議,把留給日本海軍的艦艇配額只有歐美強國的一個零頭,日本原以為自己早就是躋身先進強國之林,沒想到在確認世界秩序的時候還是被視為一個二流國家,這次事件的影響加上日本國內的經濟惡化,導致日本迅速滑向軍國主義,變得不遵守遊戲規則,軍隊中也常常發生下克上現象。從20年代末的干涉蘇俄的西伯利亞之戰開始,日軍變得異常殘忍,而後侵略中國,掃蕩東南亞,製造了南京大屠殺以及巴丹行軍等一系列臭名昭著的暴行。正義與邪惡,有的是一念之間的抉擇,有的卻是藏在靈魂中的本質,短時間可以妥善偽裝,長久必然露出真面目。。
第18章 思考人生
經過了兩天的狩獵之行,夏樹再次回到了古樸而恢弘的溫莎城堡,按照雙方協定的行程安排,他還將在英國呆上兩日,參加英國上流貴族的一些活動。|頂|點|小|說|網更新最快大戰爆發以前,英國處在無比強盛的巔峰期,政治外交影響力冠絕歐洲,英國王室儼然成為了整個歐洲王室大家庭的領袖,涉及王公貴族血統地位的事務,能否得到英國王室的認可顯得尤為重要。大戰的結果固然讓英國的威望一落千丈,但英國王室在傳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