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9部分

劉少奇意欲在毛的框架下搞出新花樣,並試圖抗衡林彪。然而,在毛劃的小圈圈內做文章又談何容易?劉少奇的迂迴天地狹窄,註定跳不出毛的如來佛掌心。劉少奇本欲求神,卻把災難請下來,這也是劉少奇始料不及的。

在中共核心層領導中,劉少奇素有個性謹嚴、善於自制的名聲,其實劉少奇的謙和多表現在他受毛澤東的指責以後。1953年高崗四處遊說反劉,當毛拋棄高崗後,劉少奇仍堅持要在中共七屆四中全會上做自我批評。1965…1966年文革前夕,劉少奇更是表現得特別平和、低調,他知道毛澤東對其不滿,但沒有任何「抵抗」的舉動,而是一有機會就進行檢討。

1966年5月,毛澤東依例讓劉少奇主持清洗「彭、羅、陸、楊反黨集團」的政治局擴大會議,劉少奇在5月26日舉行的最後一次全體會議上,將自己從1927…1965年所犯的「缺點錯誤」事無鉅細通盤鞭撻一遍'25'。劉少奇幾乎是默默忍受毛澤東對他的封鎖和打壓,而在1964年他的權力趨於高峰時,他可以從濟南、合肥到南京,一路「發脾氣」。

1966年10月,毛澤東在北京召開的中央工作會議上,躊躇滿志地在抖落他對劉少奇的怨恨。毛澤東口口聲聲說,他退居二線有意大權旁落,是為了樹立劉少奇的威信'26',其意在表明,劉不堪造就,辜負了他的栽培。然而,毛澤東何時真正退至二線?大政方針、用人大權,毛澤東何嘗一天松過手!當毛澤東看到劉少奇積累的威望和影響力在1964年有相當發展時,毛就決定要廢黜劉少奇,什麼「形左實右」、「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矛盾」等等均是飾詞。

毛澤東惦記著江渭清。1967年2 月,毛命周恩來用專機將江渭清等幾個華東地區省委第一書記接到北京的京西賓館,使江渭清擺脫了被造反派批鬥之苦。1975年,毛澤東又重新起用江渭清,任命江為江西省委第一書記。直至1982年,江渭清返回南京定居,轉任中央顧問委員會委員。

江渭清早年投身革命洪流,中年後長期身任封疆大吏,在風雲莫測的毛時代,練就了一套極為豐富、熟稔地應對北京的為官之道。在反右、反右傾的風暴中,巧妙地維護了地方的利益,又以不投機、不取巧而得以在60年代中期的毛、劉爭執中避禍與身,終於渡過了文革的劫難。江渭清現已87歲,如今細細檢索當年舊事,雖在不少涉及敏感的地方多有避諱,但總體上仍不失客觀和真實,其回憶錄稱得上是一部頗為珍貴的中共地方政治生態學的實錄。它展現了地方與中央各種複雜的、起承轉合的關係,不僅是可供研究的樣本,亦是一部毛時代地方官員的「心靈史」。筆者讀之,眼前浮現出50年代後在江蘇大地上所發生的革命、改造、鬥爭的一幕幕景象,更生出無窮的慨嘆!

原載香港中文大學《二十一世紀》1998年4月號 總第46期,作者授權天益發布

14。高華:初讀《楊尚昆日記》

//news。ifeng。/history/zhuanjialunshi/gaohua/200912/1203_7316_1460601。shtml

在擔任過黨和國家最高職務的領導同志中,楊尚昆是唯一在生後出版日記的。

無論從哪個角度看,《楊尚昆日記》都可被視為去年最重要的出版物之一,甚至可被視為是20世紀中國政治人物最重要的日記之一。

中國人寫日記的傳統源遠流長,宋明以降,已漸成風氣,至晚清更蔚為大觀,文人學者,政宦顯要,多以日記記事述懷,其珍貴之處一為皆親聞親歷,二為私人書寫,較少虛飾,是故,這類日記往往可彌補官修正史的偏缺,而為後人瞭解歷史的多重面像提供珍貴的史料。及至今日,治近代史的學者,不僅需讀官編的《清史》,也要讀《翁文恭公日記》和《越漫堂日記》;而治中外關係史的學者,不能只看《籌辦夷務始末》,而放過《英軺日記》和《出使英法意比日記》,這對史學工作者來說,已是常識。

進入民國以來,許多政界人物沿襲了寫日記的傳統,臺灣“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近年出版了曾任北洋總統的徐世昌日記12本,起訖時間為1917…1948年。“中研院”近史所還出版了曾任國民黨政府外交部長的王世傑日記10本。蔣介石生前也有每日記事的習慣,其所寫日記現收藏於臺北“國史館”蔣氏之“大溪檔案”中。

相比於國民黨政治人物,中共高階領導人生前和生後都較少出版個人日記,80年代後,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