辦法,從現代走私來了鋼製龍骨和鐵錨之類的東西,解決馬尼拉的鋼鐵產業能力不足的問題;在甲米地直接搭建大型的幹船塢,用現代的鋼製龍骨和木材直接開始造船;還讓工匠們修建了烘烤的炭窯,用來烘製造船用的木材,減少木材的乾燥週期。各種手段齊下,爭取在最短的時間內擴大馬尼拉的造船能力,為李哲的計劃做前期的鋪墊。
除了這些,李哲還使出了其他的辦法促進馬尼拉的經濟發展。
除了傳統的金礦等採礦業和港口貿易之外,種植園經濟也大力鼓勵發展!為此,李哲組織軍隊向著呂宋的內地挺近,一路消滅土著部落,撲捉壯年人口作為奴隸,為馬尼拉的華人開闢了巨大面積的可供耕種的土地。
適合本地環境條件的水稻、甘蔗、橡膠、油菜和各種香料等從現代帶來的優良的種子被李哲大量投入種植,熱帶的氣候條件使得本地的農作物生產條件及其良好,而這些作物,都是戰略價值極大的作物,一旦進入收穫期,就會立刻為馬尼拉的農業創造巨大的產業價值,唯一擔心的卻是人力和生產力的不足!
是的,和三國時空的大明帝國一樣,眼下的馬尼拉也面臨一個人口不足的問題,即使是經過了大量的宣傳,一個南洋各地華人迅速聚攏而來的人口cháo的湧來,到如今仍然是不滿十萬人的人口基數,要想滿足李哲所預想的那樣的各個產業基礎夯實的自給自足式的發展,無疑是不可能的。馬尼拉這樣的地方只能走專一發展的道路。
就如同絕大多數的海港一樣,馬尼拉的許多物資也是同樣是依賴於外來的供給,生絲、麻、油等人們生活用的很多初級工業品一樣是需要貿易。以馬尼拉目前的工業基礎,只能維持住自己的軍事能力和基本生存能力,剩下的絕大多數生活物資的來源,不是靠搶掠,就是進行貿易,舍此之外,別無他路。
……
在眾人滿懷信心的大幹快上了一個月之後,馬尼拉很快的從一片廢墟上成長起來,造船廠的幹船塢已經有了影子,幾根鋼製龍骨的周圍已經每天圍滿了人在上面忙忙碌碌,港口上大片大片的新的建築物重新立了起來,馬尼拉的未來在這樣的繁忙中依稀可見!
但是就在這個時候,意外出現了!
“李哲!馬尼拉的各種物資已經開始出現了嚴重的不足,我的艦隊必須要再次出征了!”李華梅對著李哲說。
“出征!你要往哪裡去!”
李華梅沒有回答,只是那眼睛看著李哲,但是很快的李哲理解了她的意思!
“哦!不!不要吧!華梅!你難道要靠搶劫洋夷來維持馬尼拉的補給嗎?”
李華梅無所謂的點了點頭,顯然搶劫!就是這些海盜們唯一能想到的方法!
馬尼拉的物資的確已經開始出現了不足!馬尼拉的重建和人口的大量聚集,雖然是大大加快了馬尼拉的重建進度,但是,隨之而來的物資耗費也是大大的增加,糧食、工業品、建築材料等越來越多的東西出現了短缺,必須想辦法解決。
但是這個時候,李哲的隨身空間就派不上用場了,這東西雖然用起來簡便,但卻不合適大規模出現,向生活物資這樣的東西,補給一次兩次還可以,若是長期提供,無疑是不可能的,數萬人的巨大耗費,其中甚至還包含了工業建築材料,在只有李哲一個人知道來龍去脈的時候,就顯得有些不合時宜了,而事實上也不可能,龐大的物資來源,不僅難以實現,而且材料的來源遲早會出現問題!現在,必須要有正經的解決辦法。
“其實,華梅,我們可以正兒八經的進行交易的,不用冒那麼大的危險!我們現在已經是一個國家, 總是來搶的實在是——恩!有些掉價!”
李華梅沒好臉sè的橫了李哲一眼:“好啊!交易,我也想交易,可是現在整個南洋,有誰能給我們交易,我們拿什麼來進行交易?”
李華梅的話又一次難倒了李哲!
是啊!和誰交易?這是一個問題!
眼下的南洋,最大的市場都在洋夷們那邊,不管是市場還是原料大多數都掌握在洋夷們手中,華人們攻打馬尼拉雖然不是和洋夷們全面開戰,但已經是引起了洋夷們的全體戒備,近期內南洋的氣氛空前緊張!
那些除了西班牙之外的其他的洋夷,雖然不至於因為馬尼拉的失陷對李華梅群起而攻之,但是華人們中間新的崛起的民族主義風cháo卻也引起了其的足夠重視,畢竟整個南洋的商業氣氛繁榮的主體還是建立在勤勞的華人們身上的,不管是馬六甲、巴達維亞還是獅城這樣的地方,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