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像阮世傑想象的那樣,一面倒的吞併結果,想馬六甲地區、北越以及蘭芳國等地方,經過了一番討價還價之後帝國是接受了,但是其他的地方,很多地區跟風的提議卻是都被帝國很乾脆的拒絕了。
包括他們南越,柬埔寨,寮國地區,中方提出的建議,竟然最好是以藩屬國的形勢加入中華體系,帝國官方竟然是給與他們一定的自治權力,甚至是自行組建軍隊的許可?還勉勵他們好好開發,努力在短時間內把民生經濟搞上去!
這無疑讓與會代表中的阮世傑等一干人欣喜若狂!
這可比他們事先想象的要好的太多了。
……
“呸!笑話!我稀罕麼?那些個原始森林和素質低下的土著人,我這時候要來有個屁用,還要花大力氣去開發,現在的中國,自身本土的建設壓力已經是夠大了,還有那麼個閒功夫?”身為帝國皇帝,李哲的口氣可不是一般般的大!(未完待續……)
PS:看見有個朋友的催更票,本來想勉力多寫點的,想不到最後還是這麼些,實在很抱歉,這個,真的是有些力不能及啊!
一百六十一章 大中華體系
嬗變的三國卷 一百六十一章 大中華體系
為期一個多月的萬國大會,最終是以大中國為核心的亞洲文明體系的正式形成為結果,包括周圍的波斯、暹羅、希瓦、布哈特、汶萊、帝汶等三十多個新的藩屬國,像是群星一樣簇擁在中華這個巨無霸的身邊,被宗藩體系牢牢的控制著,形成了一個空前強大的邦聯體系。標誌著亞洲,作為一個新的地區聯盟,正式挺立在當今世界列強叢林之中,初一露面,就顯示出了威壓各強國的體系xìng的力量。
而且這個體系並不像歐洲的協約國和同盟國那樣,只是鬆散的政治經濟利益的同盟。在這個體系中,中華帝國的意志凌駕於一切,擁有這個體系的政治外交軍事諸多方面的決定xìng權力,其緊密程度要遠遠的超越其他兩個集團,這相對來說,產生的集合力也要大得多。
憑此,亞洲諸國在原本的殖民地本殖民地上建立起來的國家終於實現了事先眾人朝思暮想的願望,足夠保持整個亞洲地區的穩定,抗衡歐洲北美。甚至是歐洲如今最強大的同盟國體系,相對於如今的大中華亞洲體系,都已經是相形見絀。 。。
亞洲,毫無疑問,正在成為當今世界最具有競爭力的一個地區。
而其中的中華帝國,其疆域經過近期一系列地區的加入,已經成為當今世界在領土上唯一可以和大英帝國相抗衡的國家。
其中的西伯利亞被正式吞併,分拆成濱海省,貝加爾省。西伯利亞省,葉尼塞省。以及前線的烏拉爾省和高加索總督區,廣闊的中亞草原則被改為東西兩個哈薩克省和碎葉省。西亞又有波斯帝國讓出來的包括科威特、伊拉克和敘利亞等地和在一起的一塊飛地,將土耳其和英倫殖民勢力鬆散的控制著的阿拉伯半島諸民族自治地和蘇伊士運河隔開,被命名為西亞總督區。
在東南亞,北越省則完全吞併了以河內為中心的原越南北部的jīng華地區,馬六甲總督區則是包括了馬六甲海峽兩岸最關鍵xìng的戰略要地,將馬六甲牢牢的控制在手裡,婆羅洲的婆羅省有幾乎包含了將南洋地區最盛產石油的地方。
這些地方,基本涵蓋了東南亞和南洋最jīng華的地區,足以讓中華帝國實現這周圍地域的完全控制。又能得到不菲的經濟利益。
而對於那些參加了中華藩屬國的其他國家和地區來說,也都能獲得自己應得的一分利益!
其中暹羅王國吞併了馬來半島北部的大部地區,得以讓國土更加的舒展,同時保住了暹羅灣周圍和安達曼海周邊的絕對統治地位。在現實時空的緬甸寮國和南越柬埔寨等地區,則是一下子崛起了十幾個包括高棉王國、真臘王國在內的不同形式的國家,同時作為中華帝國的藩屬國而存在。
這自然是中國在這一地區的搞平衡的結果,讓每一個參與東南亞戰爭的勢力都能得到實惠,另一方面,卻又拆散了這一地區各民族的凝聚力。讓其難以形成一個真正統一的國度,從而產生和中華帝國相抗衡的想法。當然,這個做法,就連暹羅也是樂見其成的。在其中起了不少的助力。
而汶萊,帝汶,這些南洋群島上的小國。更是文化和國家體制落後,沒有什麼奢望。只求凡事緊跟中國的腳步,能跟在屁股後面得到些安寧和財富罷了!
整個大中華體系的形成。也改善了帝國的zhōng yāng財政,從今之後,整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