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這一戰,劉表軍三千jīng銳,一戰盡墨,只餘大將數人逃回,這樣的戰績劉景升還敢出兵?難道劉景升老兒還想將襄陽也拱手讓與我麼。我料他必不敢來。荊州軍資調動,必然是有其他用處,責成有關人等仔細探測,必要時可以動用麒麟衛行事!”
“是!”糜芳應道,如今他是貿易司下屬商務情報部門的主管,這樣的事情自然是要著落在他的頭上。
“至於南陽事,既然已經定下了方略,便沒有再更改的餘地,無論如何,都要施行下去。我如今所行的大道,乃是仙家長治久安之道,你等現在可以不理解,但是今後自然便會明白的,千年興廢,便在此一舉,豈可半途而廢!今後此事,不許再有人有任何質疑!只需執行即可!”
“諾!”眾人行禮退下!
第一百零一章 宛縣
嬗變的三國卷 第一百零一章 宛縣
南陽郡,宛縣。
徐庶視察來到了這裡,幫助魏延穩定宛縣的局勢。
“軍師!主公來信!”魏延將一張軍令傳了過來,徐庶順手接了。軍令是在一張現代紙張上寫的,看看下令的時間不過是三個小時之前,這樣的資訊傳遞效率可謂極其神速。
如今,李哲在自己的領地內,建立起了原始版的資訊接力傳遞系統,本來以對講機的覆蓋距離,是無論如何也不可能從安城覆蓋到宛縣的,但是經過這一套資訊接力傳遞系統,就輕而易舉的實現了李哲領地內的資訊短暫延遲的全覆蓋。
李哲在領地內的不同地點,建立有足夠冗餘的驛站系統,一方面可以方便公務傳遞,令一方面實現駐軍,加強了對領地內的全面控制,還有捎帶的作用就是這個資訊接力了。
在每一個驛站都備有至少一個讀書識字的人,在接受資訊之後,迅快的記載下來,並進行校對,然後,向下一個驛站以同樣的方式傳遞。就這樣一步步接下來,就實現了遠超這個時代的資訊傳遞效率。這個原始版人力接力通訊的效率,甚至能夠和十九世紀,有線電報沒出現時的社會相比。
這也就大大提高了整個社會的組織效率,顯著的增強了李哲的這一套官僚系統對整個社會的控制力,對整個綜合國力的提升也是本質xìng的。從某種程度上來講,這已經是一個以原始社會的國力和軍事組織能力所根本無法戰勝的體系。
不過這樣的體系也只有在李哲的基礎教育到達了一定程度之後才可以實現,最起碼也需要這樣一群能夠讀書識字互相理解不成問題的人啊!沒有文字,任何資訊的傳遞都是缺乏準確xìng的。因此,系統的建立就拖到了現在,等到第一批緊急夜校培訓出口齒伶俐的人之後才能實現。
不過對於李哲身邊的人說,這樣的神蹟碰到的太多,意識都已經有些麻木的習以為常了。徐庶便是如此,接到軍令,細細看了一遍,就交回給了魏延。
“主公信上說,要我們查一下從荊州來的過境商隊的去向和物資種類,你可以依令行事!”
“是!”魏延得令,這就要下去,不料徐庶一句話又叫住了他。
“文長且慢行事!,我這裡有些事,還需和你商量一下!”
魏延停步,轉過身來,有些詫異,
“軍師有事,只管吩咐!”
徐庶面上有些難sè。
“文長!你說主公的這些措施,嗯,就比如清查田畝、清查隱戶,還有普及教化和推廣天師道這類的事,是不是……有些推行的太急切了!南陽的有些世家大族,世世代代居住於此,並無太多橫行霸道之舉,也經常樂善好施、推廣教化。主公又何必急切的將這些人推到別人那裡去呢?等我等徐徐擴大了根基,等擁有了正統,天下初定之時,再實行這些教化之道,又有何不可呢?”
徐庶對於李哲在南陽郡實施的這一系列措施其實也是有些不解的,作為在荊州受到了正統教育的他,其實對李哲的這一套倒行逆施之舉也是有些迷惑。這天下人,如果都能讀書識字固然是好,但是又何必強行推廣入教呢?更何況以李哲的軍力,其實很容易壓服這些世家大族的,這些人本身都有可能是李哲的強力臂助,只需施以榮華富貴,便不愁人不投靠,畢竟李哲勢力的蒸蒸rì上是看得見的強大,沒有人會強著脖子硬幹。只是李哲的這些清查田畝,清查隱戶之舉,再加上今後要實施的開荒分田,硬是要在短時間內將世家賴以為生的田地和佃戶們分開,這樣的舉措分明是要奪了世家大族生存的根基啊!何必cāo之過急呢?
這番疑惑,他在黃忠那裡已經交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