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
管家大權全部落在了那些妾氏的手裡。
太后啊,你怎麼去得這麼早,這讓還在京城的蒙古媳婦們怎麼辦啊……
老太太調整了一下心情,便昴著頭,用那半生不熟的滿語道,“七福晉,想必我家詹兒的事,您也有所聽聞,今兒個,我是想來和你談談小輩們的事兒。”
老太太雖然在京城也待了十幾年,可之前,一直可是隻用蒙古語的,誰讓太后也只講蒙古話呢。在慈寧宮,都是妃嬪們學蒙古話討太后歡心。
而在老太太家裡,家裡人也講得全是蒙古話,她根本沒那學滿語的必要。
學那滿語,還是這幾年太后過世了,有的時候為了孫子孫女兒的事,還要出去交際,她才學了幾句,因此,她說的話。寧華壓根就聽不懂。
因此。寧華便看了看張姑姑,想讓她幫忙翻譯翻譯。
張姑姑雖然挺博學的,不過,那時候在宮裡侍候。她是真沒機會進入慈寧華宮侍候的。
慈寧宮裡一般都是蒙古哪兒送來的人。然後康熙讓人調教幾年。或者人家蒙古的宮女自己在宮裡帶了些徒弟什麼的。
你說張姑姑沒機會進入慈寧華,學個毛的蒙古話,雖然會幾句。那也只是請安問候,諸如太后吉祥,太后萬福金安這類的。
現在人家老太太說的話,別說寧華不懂,張姑姑也不懂。
而張姑姑是沒覺得寧華會不懂的,畢竟寧華那可是譽滿京城的大才女,雖然認識她十幾年來,張姑姑是沒感覺人家那才女的樣兒來。
不過,張姑姑那也是表示理解,誰讓七爺喜歡的調調不同呢,那七福晉為了寵,只能變得才女不像才女,貴女不像貴女的樣兒了。
不這,應該是不影響福晉的語言功能吧?
以前不是聽說福晉精通滿蒙藏漢四種語言的麼?
寧華是見人家老太太帶來的嬤嬤不給翻譯,張姑姑也不說,便只能張嘴道,“唉,老太太是不知道,咱爺的身體情況,張姑姑,你讓侍候著的御醫抽空過來趟,給老太太說說,七爺的病啊,唉,還真是……”
寧華想了老半天,覺得,人家來,肯定是不是來看自己的,明顯是為了婚事而來,還不若把七爺給拉出來,反正咱也沒騙人,七爺確實病了。
康熙還派了御醫過來瞧著,那御醫就是之前來給七爺請脈的人。
雖然那人不是專門醫治七爺那病的,只是醫治頭痛感冒的,不過,這也是沒辦法的。
誰讓當初寧華去宮裡請太醫用的是這藉口。
宮裡自然有那種專治七爺那種病的太醫,可寧華張不了那個嘴,太丟人了啊!!
康熙見寧華不願意開口,他怎麼會派那種太醫來的,你丟不起這人,朕也丟不起好不,因此便是寧華要哪方面的太醫,他便指了哪方面的太醫過來。
太醫來得很快,見著侍郎府的老太太,人家也沒太過驚訝。
畢竟七爺府的大阿哥和人家的孫女那是指了婚的,現在七爺病了,羅詹聽說也不成了,估計是想來探聽探聽情況的。
畢竟,倘若真有一方不行了,豈不是母孝過後又守父孝?
太醫也是聰明人,自然明白了。
羅詹的情況他是不知道,不過,七爺的情況他是很瞭解的。
其實真不是什麼大病,只要休養個一年半載,近半年少近女色就成了。
壓根不會耽誤大阿哥成親,畢竟大阿哥成親,最最忙碌的可是七福晉。
七爺只要坐等媳婦茶不就行了,反正每家每戶都是這麼操作的。
因此,他便把七爺的情況簡單的說了一下。
老太太不懂滿語,不過,人家身邊的大丫頭懂啊,因此,大丫頭便把太醫的話翻譯成了蒙古話。
寧華一聽幾人嘰裡呱啦的說著,心裡不由得鬱悶了,特麼滴,你早帶翻譯來了,怎麼不早早的讓人家翻譯,差點害自己丟了臉面。
而聽著那老太太的意思,合著好像羅詹真不行了,沒幾天壽命了,想這幾天便把婚事給辦了。
寧華雖然一直挺希望人家侍郎府的誰誰誰過世的,不過,沒想到,張姑姑的手下真這麼給力,居然直接讓羅詹掛了。
這會不會讓人懷疑啊??
畢竟羅詹那可是朝廷重臣,死亡事件真有意外的話,到時候調查出來,別說張姑姑小命不保,哪怕是自己,那也絕對會麻煩的。
寧華看了看張姑姑,只見張姑姑搖了搖頭,倒是放下了一半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