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了算了,這事兒不和你計較了,對了,那童神醫真有你們說得這麼厲害?”寧華其實擔心的是,可別給了人家希望,然後又說什麼先天的啊,治不好啊。那才是最要命的問題呢。
“以前童神醫也有治過好先天的病,那人是瞎的,後來居然復明了,七嬸你說神不神?”弘曆很興奮的說道。
自己這邊可有兩個病秧子呢,倘若沒治好弘墩,治好熊正良也好啊。
“會不會是撞大運?”畢竟這是兩回事,寧華不由得憂傷了,早知道,先不和弘墩說,先讓人家看了熊正良再說。
怎麼著熊正良的病情也比弘墩好些些。
而過了些日子。在寧華接到童神醫到了京城的訊息後。隨即又得到了另一個訊息,弘昀被派為福建任監軍。
這對西北方來說,那是絕對的一個好訊息,但對福建水師來說。卻未必是什麼好訊息了。
但熊正良卻和弘曆倒是相視一笑。有了另外的打算。
寧華倒也不管這二人心裡的想法。便先讓童太醫給熊正良看了看。
其實熊正良的底子說起來和弘墩差不多,最大的差別在於,弘墩早年太過用心。導致身體更加差,再加上康熙的大喪還有德妃的喪禮,是人都知道,帝后的喪禮一辦,大部分的人都會倒下,還有些年老的人會跟著帝后一起離開人世,你說弘墩身子本來便不行的,連續經歷了這兩場喪事,底子更加壞了。
然後便是幫著弘曆和弘晝籌謀,有的時候還要幫著十三分擔軍務和事務,更加是傷了心神,再然後,十三的過世,便是壓垮弘墩的最後一根稻草了。
在童神醫看來,熊正良只要還是照現在的生活下去,多靜養,少費心神,最好的話,不喝酒,不做劇烈運動一類的,再活個十年八年沒問題。
而到了怡王府,看了弘墩之後,便是沉默了半晌。
有些話,他也沒瞞著弘墩,而是當著弘墩,十三福晉還有寧華的面說。
弘墩的身子骨算是很差了,當然了,他也是有辦法可以調理的,只不過,有兩種,一種是慢慢調理,或者可以活個三年五年的。
聽到這兒的時候,弘墩也好,寧華和十三福晉也好,都很是高興,本來以為過不了今年冬天了呢,你說突然多活個三五年,那也好啊。
不過,人家也提了,就是不能近女色,不能動怒,不能費心神,就這麼平心靜氣的躺著。
寧華和十三福晉一聽,這很容易啊,沒啥。
而另二種便是大概有一年或者兩年的壽命,不過,可以像正常人一樣。
聽著童太醫這麼一說,寧華突然有種不好的感覺,感覺弘墩會選第二種,果然,這孩子真選了第二個方案。
寧華原以為十三福晉會反對,哪成想,她倒是贊成和支援的,寧華便有些不明白了。
這邊童神醫在給弘墩施針,那邊,寧華便跟著十三福晉出去了。
十三福晉嘆了口氣道,“我雖然也想墩兒多活幾年,可是看他這樣,我也很心疼,過繼一個孩子自然可以,他有這麼多親兄弟,可過繼的,哪有親生的好?墩兒怕是哪怕只有一年,也會選擇第二個方案的,我是他的額娘,自然會圓他的夢的,七嫂,我們可得加快和富察家婚事的程序了。”
寧華聽了點了點頭,便道,“有需要什麼藥材的,和我說,我府上,庫房還算多,這點別和我客氣,我也只能這點幫得上忙了。”
“看七嫂說得,七嫂可是幫了大忙。”對讓兒子留有香火,對十三福晉來說,已經是莫大的恩賜了。
童神醫至此便在怡王府留了下來。
本來童神醫的意思是讓熊正良也搬去哪兒,好方便他一起看診,弘曆也是贊成,寧華卻極力反對。
這熊正良進了府,不是會一天到晚和弘墩商量國家大事啊,他本來身體就不好,雖然有的時候,他的意見很重要,可再重要,有他的命重要?
更何況,現在也沒到真正決戰的時候,寧華想了又想,還是決定讓熊正良慢一步再說。
這邊弘墩的婚事如火如茶的進行著,那邊,弘曆和熊正良也在謀劃著,而十七也在拼命的拒絕著西藏公主,可惜人家公主死活看上他了,都到了非君不嫁的地步了,就這麼拉據著,汗。
很快的,雍正十二年的春天便到了。
這個春天,簡直是喜事連連。
首先是瓜爾佳氏又懷上了,寧華心裡特別想要個孫女兒,不過,又擔心倘若是孫女兒,到時候要外嫁蒙古就不好了,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