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98部分

弘曆和皇后自然是知道寧華被禁足的原因,皇后雖然是半昏迷狀況,可是,還是能隱隱約約聽見寧華在講話,事後自然會問自己的貼身宮女親信了。

那些親信也不敢隱瞞,自然一五一十的告訴了皇后,皇后聽了沉默半晌。

和皇后身體形成強烈對比的是,七爺在那些太醫駐守後。病情突然惡化了。太醫們自然是下了病危通知書,寧華見狀,只能給那些庶子們送信,讓他們趕回來噹噹孝子賢孫。

淳王府的庶子基本都成了親。由於人口過於龐大。因此便在弘曙搬出去之後。只要人家媳婦家家境不錯,有陪嫁莊子,陪嫁別院的。只要庶子們來提出要搬出去住,寧華基本也都答應了。

人家庶子自然樂得搬出去,能當家作主,誰樂意寄人籬下啊,這也是寧華家的庶子搶手的原因。

為人額孃的,自然疼女兒了,雖然人家庶子名聲不顯,不過,怎麼著也是郡王府出來的,而且寧華也是會幫人家去求旨請賜婚懿旨的。

再加上人家答應讓自己的女兒搬出來,你想啊,一不用在嫡婆婆面前立規矩,二不用侍候親的庶婆婆,人家的庶子哪還會不成為搶手貨的?

雖然一些人的媳婦孃家名聲不顯,可架不住嫁妝豐厚,因此,人家庶子也可謂是過得逍遙自在。

再加上寧華和宮裡的關係良好,和十三,十六十七關係也不錯,因此,十來個庶子不是被塞進宮做侍衛了,便是去了宗人府或者去了別的戶部啦,兵部衙門什麼的。

再加上沒有雙重婆婆壓著,人家媳婦和男人那也叫過得那叫一個柔情蜜意。

寧華又不送通房送妾氏,人家的親額娘自然不會送了,哪怕送了,寧華也會開口,讓人家三思三思再三思。

這種情況下,人家親家母自然是領寧華的情,媳婦們也十分尊重寧華,婆媳關係那叫一個融洽。

就像這次人家回來,寧華也給人家排了值班表,反正每對夫妻各侍候三天,白天由媳婦帶著丫頭婆子們侍候在邊,晚上,就由當兒子的值夜,淳王府庶子多,每家一個月也就輪到一次,人家媳婦聽了自然願意了。

反正侍候人的事有丫頭婆子呢,自己還能擔個好名聲,何樂而不為。

而弘曙便提議,媳婦和弟妹不到是沒事,不過,他由於是長兄,所以,會每天都到的,萬一有個啥事不是?

弘曙這麼一提,那些庶弟弟們表面上自然紛紛說,他們也會每天前來報道諸如此類的,可心裡一個個都罵他罵得要死。

說句不好聽的,那些庶子不管是年紀大些的,還是年幼些的,和七爺有個毛感情,年紀大些的,他們出生有弘曙兄妹在,七爺滿腔的愛子愛女之心都給了人家三兄妹,他們一丁點兒也分不到。

分不到還算是小事,由於七爺的不上心,侍候他們的奴才哪會上心?

年紀大些的幾個,不是有過被奴才欺負的經歷就是被別的堂兄弟欺負。

因此,能不恨七爺,人家已經算不錯了,誰家家裡都有事好不好!!

而年紀小的,人家會記得寧華的慈愛,但阿瑪,那更加沒這概念了。

連弘晝這個嫡子都沒感受到七爺的關愛,更何況是這些庶出之子了,再加上那些年幼的庶子長大後便一直被奶孃還有自家的額娘說你們要孝順福晉,只有討好福晉了,到時候你們搬出去,等七爺一走,額娘也能跟著你們去享福,做做當家老太太。

要知道,這可是寧華親口答應過的。

再者說了,那時候七爺在世的時候,有定下過,庶子成親,走公中是五千兩,反正是宗室子弟嘛,很多事兒都有內務府去安排了,所以,他給安排的真心不多。

前面幾個庶子都是如此的。

而七爺倒下後,有庶子成親後,寧華倒也是走公中五千兩,不過,都會把人家娘倆叫來,私下補貼三千兩或者一千兩不等,完全看人家額娘在後院的表現。

有沒有給自己添麻煩啦,有沒有做一些讓自己討厭的事了。

這年頭。那都是有奶便是娘,人家收了寧華的銀子,自然和寧華有感情了,至於七爺,哪邊涼快待哪邊去吧!

倘若不是為了孝順的那層皮,誰願意來侍候七爺啊!!

寧華本來是覺得,自己排得好好的,畢竟那些庶了也是要當差的,這身體累壞了,辦起白事來的時候。哪吃得消。可偏偏弘曙來這麼一遭。

這年頭,講究的是長兄為父,自己也不能攔著庶了們不要來七爺這兒盡孝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