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二十四章 張望與陳坎

柳思誠聽厲無芒問話,不假思索道:“陛下,這定是妖人無疑。”

厲無芒一笑。“柳思誠果然有見識,朕改變了主意,安國被你兄弟二人折騰的烏煙瘴氣,朕取了得費不少氣力整治。先不要也罷。你二人退了來軍,朕明日自領軍回獨國,他日等朕得了閒,自然回來收取。”

柳氏兄弟一聽大喜過望。柳思誠道:“既是安軍,退之易事,陛下明日且回獨國,待我兄弟收拾停當了,再將安國奉送陛下。”

厲無芒面罩寒霜。“那是你二人的事,有一樁朕說清楚,你兄弟二人若是再行忤逆之事,朕合族殺之!”

柳氏兄弟噤若寒蟬。

侍衛來報:“啟稟陛下。安軍列陣畢,即刻將攻擊大營。”

厲無芒無懼安軍,輕描淡寫的道:“柳思誠、柳實,隨朕看看去。”

三人出了大帳,厲無芒上了玉獅子,讓侍衛給柳氏兄弟也牽了馬來,一齊到了大營營門口。

五十丈外,兩杆將旗,安軍主將騎著馬立於旗下。厲無芒不認識。柳氏兄弟一看,見是張望與陳坎師兄弟。

……

張望隨柳思誠來京城,帶了北三州十萬騎兵,駐紮在京城外三十里處。那裡是陳坎的地界。

陳坎前次為欽差,去北三州宣讀聖旨,聽了張望的勸告,謀取了一個總督的職位,在靠近京城的州任職。

張望將人馬駐紮此地糧草便利。兩人有個照應,已經駐軍半個多月了。

張望隨柳思誠多年,雖然柳思誠沒有告訴他密謀誅殺厲無芒的事,以張望對柳思誠的瞭解,柳氏兄弟不會輕易將皇位恭送他人。十分困惑。與陳坎商量了多次,也沒個結果。

未時聽人來報,禪讓大禮終止,柳氏兄弟重傷,現在獨國大營中。張望詳細問過了當時情形,心中有了數。請了陳坎過來。

張望道:“師兄,兩位陛下想在大典事刺殺厲無芒未果。人被厲無芒擄去了,安國的王公大臣都矇在鼓裡。”

“師弟,我們也不去趟這渾水,如今安國風雨飄搖,我們師兄弟還是獨善其身的好。”

“師兄,師弟打算領人馬去救兩位陛下,救出來是大功一件,救不出來兩位陛下,天下大亂。師弟有北三州人馬為後援。師兄有一州根基,在此籠絡些人手,到時安國自然落入我兄弟手中。”

“師弟你既然作此打算,兩位陛下死於亂軍中豈不是更好。”陳坎心也夠陰狠。

兩人商量好,張望帥十萬人馬,陳坎盡點了本州五萬人馬,十五萬人馬奔禪讓大禮的富貴山而來。圍住獨國大營後,準備下令攻打獨軍。

張望師兄弟知道厲無芒的利害,在將旗旁安排了五千弓箭手,任是神仙也近不了身。

……

誰知厲無芒與柳氏兄弟一起騎馬出來了,張望急思對策。柳思誠在馬上揚聲說道:“張望,我在獨軍大營療傷,你興師動眾意欲何為?”

張望、陳坎在馬上一拱手,張望道:“陛下,臣聽說陛下為獨軍挾持,與陳總督領軍前來救駕。”

柳思誠沉聲喝道:“張望,朕安好,退了回去。”

張望心一橫,道:“陛下一定是受人脅迫,傳令下去,四面攻打獨軍大營。”

一時間號角連天,金鼓動地,十五萬安軍對獨軍大營發動攻擊。獨國兵士早有準備,依仗營外的柵欄、壕溝、鹿角,堅守大營。

柳思誠對面的安軍沒有行動,張望知道柳思誠在北三州軍中素有威望,不敢立刻對柳思誠動手。

見張望攻打大營,柳思誠勃然大怒。“鼠輩敢爾。”一伸手,身旁一獨國侍衛的長槍脫手飛起,柳思誠隔空奪了兵器。拍馬直取張望。

柳實見厲無芒沒有表示,也取了侍衛一把長槍尾隨而去。

厲無芒見那柳氏兄弟的功夫,確有過人之處。

柳思誠在馬上大喝:“妖人受死。”

以柳思誠的武功修為,這一聲喝喊,左近的一、兩萬兵士都聽的清清楚楚。

張望、陳坎在發兵時說,兩位陛下為妖人所惑,攻打獨國大營是去救駕。兵士見著柳氏兄弟龍精虎猛,那有什麼受人迷惑的樣子。猛聽得柳思誠一聲“妖人受死。”都認定張望要害陛下。

陳坎一聲大喝:“射。”令那預先準備的弓箭手放箭。弓箭手多是北三州的兵士,怕傷了柳思誠,略一遲疑,柳思誠的馬就到了。柳思誠順了長槍,直刺張望面門。張望大刀刀杆往上一抬,架住了長槍。

柳思誠運起十成功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