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07部分

等等。

大乘佛教特徵:大乘同樣包含理論和實踐兩個部分。

作為預備功夫的理論思索了存在的基本結構和原理;其對最高體驗的追求和修持實踐可回溯至印度的瑜伽傳統。這種禪定止觀的修持目的在於排除分別心達到無所見體會不可言說的絕對境界。被稱作般若智慧的理性活動是受到鼓勵的但它最終仍然是為了導向對空性的認知。

大乘理論中的涅盤不僅僅是寂滅不生或越輪迴流轉它是佛的境界故又可以稱法身、佛性、真如等即我們所謂的絕對者或本然之體。涅盤是無所不知的存在按佛教的說法。它不是某種世間地知識而是明淨的心識之體它反映世間一切生滅而本無的諸相卻不為其所染。這種狀態也就是密教中修持者在本心中去尋求地空。透過觀想。修習者可以有無量諸佛現前因為空是一切緣生相有者之母。秘密咒術和陀羅尼一類的經典被合法地吸收到大乘中來。

大乘佛教地基本教義:佛陀在大乘佛教中已經神化並形成泛指的多數例如佛的品格同樣可見於大日如來、阿佛、寶生佛、阿彌陀佛等等。有的佛被認為是某種新教義和儀式的揭示者。阿彌陀佛是淨土信仰地中心融合了印度和伊朗的宗教觀念;焰光佛是喬答摩之前舒雙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