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一百三十章 資源!新的發電方式(第一更)

尋最初的記憶點,來帶出剩下的記憶。

“好像是,謝邀?對!就是知乎!”

一想到是知乎,漸漸的,一道道資訊開始在蘇摩心中串聯起來,資訊流也像是井噴一樣湧了出來。

當時看到地熱資源這四個字眼的時候,並不是在專屬的問題下,反倒是在一道大家已經吵得不可開交的問題下,有人提出了這個論點。

當時的問題,蘇摩記得很模糊,但依稀記得是在討論核電站的原理。

核電站的發電方式是利用核能發電。

核心裝置是核反應堆,核反應堆將水加熱產生蒸汽,將原子核裂變能轉化為熱能。

蒸汽壓力推動汽輪機旋轉,熱能轉化為機械能,然後汽輪機帶動發電機旋轉,將機械能轉變成電能。

因此如此“燒鍋爐”的行為,自然不會被一些“廣大”網民所接受。

當時,就有人在下面槓了,堂堂核電站會用這麼“low”的方式來發電?這不是搞笑呢?

果不其然,沒過多久,就有一個大佬就在下面貼出了一片理論,並且提出了目前已經探索成功的發電方式,也就是地熱資源發電來佐證自己的說法。

進入21世界後,隨著煤炭和石油的開採越發眼中,在科技陷入瓶頸,遲遲無法推進到“可控核聚變”之時,如何利用可迴圈的新型資源就成了探索的重點。

在所有的資源中,地熱資源自然而然進入了所有人的視線,並且因為能效高,逐漸的推廣快速發展了起來。

在某些地熱資源充足的地區,已經充分利用了起來供暖,雖然效果差強人意,但勝在成本低嘛。

至於地熱發電,首先要將熱能轉化成動能,然後將動能再轉變成電能。

用於發電的地熱資源,主要有三種,即水熱資源、地壓資源、乾熱巖資源,後兩種哪怕是穿越前都沒有進步,唯有第一種的水熱資源衍生出了一系列完整的科技樹。

地下熱水發電須先汽水分離,水要排掉,使蒸汽進入汽輪機做功,這種系統叫閃蒸系統。

在這其中,地熱蒸汽發電之所以最為簡單,就是因為地熱蒸汽既是載熱體又是工質,省略掉了這一步。

大名鼎鼎的西藏羊八井地熱電站,至今已執行40多年,每年執行6000小時以上,年均發電量超過12億度。

充分證明了這種資源的優勢性。

“地熱資源啊,好是好,可是現階段想要開採用來發電,太難了!”眼饞的看著這團調皮的水蒸氣在意念大手裡竄來竄去,一種無可奈何的感覺湧上蘇摩心頭。

地下越深處溫度自然是越高的,但“熱源”的埋藏深度直接關係到開發成本。

利用地熱技術的關鍵是打井和注水,鑽井成本是一條重要的制約因素。

除了鑽井深度對技術要求高之外,地形也對井場的選擇有重要的制約。

有著系統的幫助,打到這處約莫在地下五公里的地熱蒸汽處不是問題,但耗費的生存點,卻不是目前階段可以承受的。

當然,大多數人對於打一口5公里的鑽井所需要的成本沒有概念。

華夏上了5000+的鑽井,目前僅分佈在塔里木北部,並且一口井的成本都是以億元計算。

而這還是由於當地有數千米厚的鹽巖地層時的成本,如果把這普遍幾千米厚的“黃油一般柔軟的鹽巖”換成堅硬的岩石,成本還要翻幾倍。

邁步走到發電機組旁,蘇摩嘗試著呼喚出發電機屬性,這一次,果然發電機組出現了新的升級方向。

【柴油發電機】

效率:300kw(滿載300度h)

耗油量:0克每千瓦時(滿載82lh)

描述:一臺產自江蘇無錫西門子集團的柴油發電機,電路功能完好,目前可以正常使用,損耗幾乎可以忽略。

升級方向一:更換髮電機核心元件,增強發電機供電效率,降低發電機功耗,需要生存點(1680)

升級方向二;更改發電機做工方式,更改為生物質發電,增強轉換效率,減少途徑損耗,需要生存點(6500)

升級方向三:打通地下五公里機井,更改發電機做工方式,更改為地熱資源發電機組,大幅度提高發電機效率,需要生存點(36800)

“好傢伙,我人傻了呀,三萬六的生存點,我會升級地熱發電?我去升級更高階的幽能發電機不行嗎?”

第一次看到系統給出的生存點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