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器人,除擴大機器人生產規模之外,所有的資源全部用於製造採掘機器人。
不僅中子星系這樣做,本土和比鄰星也接到了同樣的命令,已經完成改裝的戰艦會將這兩個地方生產的機器人源源不斷地送到中子星系,並運回超重元素晶體。
因為只找到了兩種晶體的用處,所以總部命令優先開採這兩種晶體,特別是粉紅色晶體。其它的晶體哪怕擁有再神奇的作用,也比不上這兩種已知的晶體作用更大。
所有的計劃全亂了套,赤星和銀星徹底變成了巨大的工地,一條又一條流水線建立起來,大批機器人從日夜不停的流水線上生產出來,再用最快的速度運到小行星帶。
儘管葉飛竭盡全力,但幾萬機械人扔進小行星帶,比撒進大海里一把沙子還不起眼兒,哪怕每天的晶體開採量都能達到數百噸,但是和小行星帶蘊藏的總儲量相比仍然只是零頭而已。
總部想方設法加快開採速度,但是機器人的製造需要時間。
這個時候第一實驗室提出了生物開採方案,就是利用外骨人留下的生物戰艦樣本,以克隆的方法制造擁有采礦能力的宇宙生物,只要投入足夠的資源,宇宙生物就能在最短的時間內遍佈整個中子星系。
但是這個計劃剛剛提出就直接被總部槍斃,當初天鷹號在格利澤581能製造出大批的骨狗。那是因為有大批生物戰艦提供養料,中子星附近上哪兒去找那麼多生物戰艦?
從本土往那裡運送有機養料根本就是個扯,有那份精力,不如直接運送機器人呢。
因為外骨人的覆滅,一號實驗室的很多研究已經不再重要,因此這幾年成果寥寥,這一次的表現又給軍方的大佬們留下了極端惡劣的印象,因此不久後總部一紙命令,從一號實驗室抽調了少半人員組建二號實驗室。
一號實驗室仍然負責生物技術方面的研究,二號實驗室則在補充了人員和裝置之後。負責超重元素方面的研究工作。
如果不是一號實驗室中的人員大多精通生物技術。只有少數人懂得物理方面的研究,抽調的人員沒準會達到半數。
為了防止出現意外,二號實驗室安置在直徑1440公里的土衛八之上,實驗區深入地下且佔地面積廣闊。最大限度地避免實驗意外帶來的連鎖損失。
沒過多久。基於淡綠色晶體生產出的新型鐳射槍從第二實驗室誕生。其威力不亞於目前準備突擊隊的鐳射炮。而且基於綠色晶體生產的鐳射武器結構簡單維修方便,是人類第一種能夠投入實用化的單兵鐳射武器。
不過其它晶體的研究一時半會兒還沒什麼頭緒。
再回頭說中子星系。
開採工作全部交給機器人,天鷹號的工作就是充當守衛。
葉飛用職務之便搞到了不少綠色晶體。利用工程維修艦的裝置加工之後替換了戰艦主炮原本的鐳射發射器,開始的時候只改造了天鷹號主體的主炮,結果實驗表明改造之後的主炮威力增加三倍,射程增加了三分之一!
當兵的人都對武器有著極端的喜好,葉飛馬上擴大改造範圍,將所有的主炮全部納入改造範圍之內,因為工程艦的產能有限,只能一門一門地改造,什麼時候完成了主炮的改造,才能輪到副炮。
2212年12月24日,完成改造的天鷹號返回太陽系,戰艦直接降落到月球總部。
葉飛獨自一個進入基地,直入基地深處的核心區,與專門抽出時間的吳晗會面。
吳晗的秘書將葉飛領進了辦公室,吳晗正在批閱檔案,抬頭看了葉飛一眼說:“隨便坐,等我一會兒。”
“是!”葉飛老老實實地回答了一句,坐下來等吳晗。
吳老將軍飛快地在檔案末尾簽了個龍飛鳳舞的簽名,將紙質檔案交給秘書:“小葉啊,這段時間怎麼樣啊?”
“一切正常。”葉飛趕緊回答,說完彆扭地咧咧嘴,“部長,您有什麼話就直說吧,這麼繞圈子,我心裡怪沒底的。”
他和吳晗面對面又不是第一次了,很清楚吳晗一有重要任務交待的時候喜歡先繞幾圈的毛病。
“你小子。”吳晗笑罵一句,“行,我不繞圈子了,有個任務要交給你。”
“您說!”
“是這樣,中子星系的情況你比我更清楚,一旦發生撞擊,所有的投入都得變成水漂,就算咱們運出來的晶體再多,也經不住坐吃山空的消耗。所以,總部有一個新的計劃,就是尋找新的晶體來源。”
“啊?”葉飛一愣,“您是說,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