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的實驗,才能夠得出最優的結果,儘可能的提高每一個人的水平。
就像是以身為種一般,這並非是具體的修行法門,只是一種理念,不是每一個人都有資格去做到的,需要去開闢出一條道路,讓人們能夠踏上,就像是荒天帝開創的六大秘境,就是通往終點的臺階。
ps:等下還有一更。
第三百六十五章 觀天察地,煉心執道(第二更)
姬寰宇給出一個根本核心,而後讓宇宙之中的大智慧者去參悟,千人千種看法,最後統合起來,劃分出更加精細的程度,這既是傳道眾生,也是令自己的法得以補全。
“第一層境界,曰‘察地’!”玄幽大聖講解道,“任何生靈,在這一片宇宙之中生存,總有自己認識世界、觸控世界的手段。”
“像是人族,有眼,能夠觀世間諸景;有耳,能聆聽天地之音;有口,可嘗千百滋味……一切都構成了對於這個世界的認知。”
“若是植物通靈的妖族,沒有眼耳口鼻之類的器官,但是也有自己認識世界的手段,有一種靈覺,感受天地的變化。它們紮根在土壤之間,感受地下水與土的變化;挺立在地上,感受著風雨的沖刷……世界,以一種只有他們自己能夠理解的方式,呈現在眾生的心中。”
“宇宙,有萬族;諸天,有萬界。”他頓了頓,“但是隻要是歷經萬古而長存的種族,總有自身的獨到之處,因為不能夠很好的認識世界的,也根本不可能繁衍到現在,弱肉強食,早已滅亡。”
“生存在這一片宇宙之中的生靈,天生就是契合這個世界的,誕生於這片宇宙,無形的就受到這個世界的影響,這是必然的。”
“只是,這一片宇宙對於我們的影響,是在潛移默化之中,一般的人,根本沒有能力將其感悟出來,洞悉這種無形的聯絡。”
“一些血肉之軀的生靈,他們的血脈運轉,無形之間便契合著自身所在的世界運轉的規律,我曾得見一個文明,他們遵循天人之道,把握氣血運轉規律,在我看來頗為不凡。”
“他們劃分十二經脈的氣血運轉,各有時間,極為巧妙,由此安排了自身的作息規律,但是絕妙的是正合那天地陰陽的輪轉。若是按著這種方法調養自身,能夠百病不生,身心強盛;反之,就是病痛不斷,壽元減損。”
“這便是一種天與人的感應,我們最開始的修行,需要把握的,正是這種感應!”
“我們在心中構建外界的大天地,不斷的進行完善,從別的地方整合對於這片宇宙的認識。”玄幽大聖悠悠道,“或許在以前非常的困難,但是現在萬族匯聚,每一個文明都可以在此地交流,這是莫大的機緣,從他人之處補足自身。”
“日升月落,風雨雷電,都有潛藏的規律在其中,認識到所有表象之下的規律,這……便是修行!”
“在心中構築一個對於天地的認識,並且以此調和自身,掌控自己的身軀,把握自己的心靈,這便是第一層境界!”
很多生靈在聽道,此刻都是有所明悟,有了具體的方法,藉此踏進修行路,或許未必能夠取得大成就,但是也會受益匪淺。或許,這便是修行的真意,不斷的近道,昇華自身。
“明悟了世間表象之下的規律,構築了心中的世界,反哺自身,天人合一,這僅僅是第一層的境界。”玄幽大聖的語氣舒緩,“僅僅是看到這一個天地,還不足夠。”
“因為,這一切,盡皆在變化之中。時光在向前流淌,這決定了這個世界的根本,一切都在變化,不會因此停留,所以,我們的第二個境界,便是‘觀天’!”
“如果說‘察地’是簡,是最初步的認識,那麼‘觀天’便是繁,由簡而入繁,對於這片天地有更深的理解。”
“這一層的境界,與天機之術有異曲同工之妙,都是在探索世間萬物的軌跡。”老人闡述著自己的思想與大道,“整個世界都在變化之中,生存在天地之中的我們,也無時無刻不在受到這種變化的結果的影響。”
“一隻蝴蝶扇了扇翅膀,或許便會在千里萬里之外的地方引起一場大風暴,而你,或許便陷入了這場風暴之中,這就是外界對於你的影響。”
“但是這一切都是相對的,我們不必妄自匪薄。外界對於你會有影響,但是你的一舉一動,又何嘗不是在擾動整個世界?”
“或許,你自身的一個念頭產生,並付諸於行動,整個世界都會因此而變。”玄幽大聖道,“正如現在我的講道,這是我當初隨意的一個念頭,其實我可以不講道,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