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三十章 希特勒是天才還是庸才(下)

必須要用大量部隊才能有成功希望的情況中,他卻相信少數的突擊炮或新式的虎型坦克即足以應付。

概括言之,他所缺少的就是以經驗為基礎的軍事能力,這是他的“直覺”所不能代替的。

希特勒對於一個戰術機會固然十分敏覺,能夠迅速抓住機會,但他卻缺乏能力不能夠決定某種作戰計劃的先決條件和實際可能性。他不能瞭解一個作戰的目標和最後限度,必須要與時間和兵力成正比例,至於補給的可能性更是不在話下。他也不會認清任何遠端的攻勢作戰,其所需要的兵力必須逐漸增大,遠超過原始突擊時所需要的。在1942年夏季攻勢的計劃與執行中都很明顯地表現出上述弱點。另一個例證就是他在1942年秋季中對古德里安所說的話,他希望用一個摩托化的集團軍群從高加索一直進入近東和印度。

在政治方面也和軍事方面一樣,希特勒對於何者為可以達到的,何者為不可以達到的,完全缺乏一種判斷力。在1939年的秋季中,雖然他看不起法國的抵抗力,但他最先卻不曾認清一個有正確計劃的德軍攻勢,即足以有獲得決定性成功的可能性。可是當他實際成功之後,因為條件改變了,於是他又錯過了更好的機會。在每一種情況中,他所缺乏的就是在戰略和大戰術領域中的真正訓練。

所以他活躍的心靈對一切足以勾起幻想的目標都感興趣,這樣同時追求幾個目標,而且常常在戰場上距離極遠,遂使德軍的實力消耗殆盡。他完全不曾瞭解下述的基本規律——在重點上的兵力決不嫌強大,為了得到決定性的目標,甚至於應不惜犧牲比較不重要的方面,或是不惜接受相當的冒險。所以在1942年和1943年的攻勢中,他都不能傾全力以求成功。同時當情況逆轉時,也不願意採取任何緊急的補救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