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英法美三國在不伸出援助之手和直接參戰,蘇聯根本擋不住德國的鋼鐵洪流,就連把戰爭拖入寒冷的冬季都不可能。這種情況下斯大林連忙表態,自己完全同意和支援《大西洋憲章》。
《大西洋憲章》一簽訂,丘吉爾就急不可待地在英國倫敦召開了會議,時間是41年5月1日,美國,英國、蘇聯、比利時、盧森堡、荷蘭、南斯拉夫、波蘭(流亡)、捷克斯洛伐克(流亡)、希臘(流亡)、挪威和法國等參加了會議。共有二十一個國家和地區加入了《大西洋憲章》組織,這個組織也叫《大西洋同盟國》。實際上,《大西洋憲章》已成為這些國家的同盟條約。
此時的美國還是沒有對歐盟宣戰,因為《租借法案》讓美國軍火商大發其財,也讓美國從幕後走了出來,這個《大西洋憲章》又讓美國走三了主席臺,美國走上主席臺,不等於美國就會立即宣戰和參戰,美國一定會綜合評價,那種情況下獲利最多,那個時候,美國才會宣戰和參戰,這是美國這個資本主義國家本質決定的。
至少美國已經表達了自己反對歐盟的明確立場,這就是丘吉爾想要的,丘吉爾也知道現在就要求美國派大兵去和德國血拼,那絕對是不現實的,這下丘吉爾放心了,開始著手準備自己的行動。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