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部分

作者: '法'勒內·格魯塞

申明:本書由霸氣 書庫 (。。)自網路收集整理製作;僅供預覽交流學習使用;版權歸原作者和出版社所有;如果喜歡;請支援訂閱購買正版。

草原上的古代史

草原與歷史(1)

導言

草原與歷史

出現在我們面前的亞洲高地證明了地球歷史上最重大的地質演變。這片巨大陸地的隆起是高度不等的兩大古老山脈褶皺而成的,一個是天山和阿爾泰山上有森林覆蓋的褶皺,由東突厥斯坦地壘褶皺和安加拉河流域古老的西伯利亞地臺組成;另一個是阿爾卑斯式的喜馬拉雅山的褶皺,它在3世紀的中新世時期佔據著古歐亞“地中海”的位置。西北的天山和阿爾泰山構成的凸形弧與南方的喜馬拉雅山的凹形弧包圍和孤立了突厥斯坦和蒙古,使這兩個地區好像是懸掛在周圍的平原上。由於遠離海洋,再加上海拔高,使這片高原地帶的氣候極端大陸性,夏季酷暑,冬季嚴寒。蒙古的庫倫氣溫在零上38℃與零下42℃之間。而在西藏高原則大不一樣,它的海拔差異使得當地植物生長情況幾乎是南北兩極性的。阿爾泰和天山之間的半圓形山區也由於同樣的原因,使得常見的植物層由凹地的森林到山頂的稀有植物,同樣具有高山性的特點。亞洲高原的其餘地區被一片冬季枯死、夏季萎黃的縱向草原地帶所掩蓋,草原牧場在灌溉地區是生氣勃勃的,在中央曠野地區則是死氣沉沉的,正處在撒哈拉沙漠化中。從滿洲到克里米亞半島,從蒙古高原的庫倫到馬裡和巴里赫地區,歐亞大陸北方草原牧場延伸形成伊朗和阿富汗的熱帶乾草原,這種草原與地中海區域的草原比較類似。

歐亞大陸的縱向草原地帶直接與西伯利亞氣候支配下的北極森林區域相連線,包括俄羅斯、西伯利亞中部,直至蒙古和滿洲的北方邊境。大陸中部的三個沙漠化的中心地區正在漸漸地變成荒原:河中地區的克齊爾庫姆沙漠和阿姆河南部的卡拉庫姆沙漠,塔里木河所環繞盆地中的塔克拉瑪干沙漠,以及戈壁沙漠從西南向東北伸展的廣闊地區,該地區在羅布泊與塔克拉瑪干沙漠相連,一直延伸到滿洲邊境的內興安嶺。三個大沙漠像癌細胞擴散般地蠶食草原地帶,這種現象從原始社會起就沒有停止過。戈壁沙漠在北蒙古(從古代匈奴人到中世紀早期突厥人的貝加爾森林、鄂爾渾河流域與克魯倫河流域的草原地區)與南蒙古(阿拉善、鄂爾多斯、察哈爾和熱河的草原地區)之間的穿插,是蒙古帝國永續性殘存的原因之一。沙漠邊的草原給今天被稱為中國突厥斯坦的塔里木盆地帶來了巨大的改變。那裡的人們脫離了遊牧生活,發展綠洲上的城市和商業生活,這些綠洲串接起來,使得地中海世界、伊朗、印度和中國的各種偉大文明之間交流成為可能。乾枯了的塔里木河岸上,形成了南北兩條弧形小道,北面經過敦煌、哈密、吐魯番、喀喇沙爾、庫車、喀什、費爾干納及河中地區;南面經過敦煌、和闐、葉爾羌、帕米爾山谷及巴克特里亞。這兩條路線經過沙漠和高山時的痕跡就像螞蟻穿過田野時的痕跡一樣顯得細長而模糊不清。但是不管怎麼說,這兩條小道結束了我們地球上兩個不同世界的隔絕,使得中國人的領地和印歐人的領地之間有了一些細微的接觸。它們是絲綢之路和朝聖之路,商務和宗教經由那裡傳遞,亞歷山大大帝的繼承者們的希臘藝術和來自阿富汗的佛教使徒們也是從那裡經過的。《托勒密書》中提到了希臘、羅馬商人曾經企圖透過那裡獲得“絲國”的絹;後漢的中國將領們曾經希望透過那裡與伊朗及東羅馬帝國建立聯絡。因此,從漢朝到忽必烈時期中國政治的一貫政策中就包括維持這條世界貿易大道的暢通無阻。

就在這條通往文明的大道北面,是一條完全不同的道路。它無邊無際,道路又細又長,是通往野蠻世界的道路。在鄂爾渾河或克魯倫河與巴爾喀什湖之間,野蠻人的騎兵隊的前進是無法阻止的,因為這裡的大阿爾泰山似乎與天山的北部支脈更加靠近,在塔爾巴哈臺的楚古查克附近的額敏河方向有一個更寬大的缺口,它在裕勒都斯河、伊犁河與伊塞克湖盆地之間是十分寬闊的,而在其西北方向,來自蒙古的騎士腳下正伸展出無邊無際的吉爾吉斯草原與俄羅斯草原。從東方草原上來的遊牧部落的騎士們曾經不斷地穿過塔爾巴哈臺的阿拉套山和穆扎爾特山的山口,到西方草原上尋找財富。假如原始社會這種運動是朝著相反方向發展的,那麼如果伊朗的遊牧民族,即印歐人種,希臘史學家稱之為斯基泰人與薩爾馬特人或伊朗碑銘上稱作塞加人的那些人,曾經從東北向極遠的帕茲雷克與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