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有齡擔心自己看走了眼:“這種情形,不會持續多久吧?”“誰知道呢,王大人,你們回到杭州請趕緊把十萬漕糧運來松江,填補我的空缺。否則,萬一朝廷急著向松江催要漕糧,我尤五拿不出,豈不是罪責難逃?”
王有齡頻頻點頭:“好,我回到杭州,一定抓緊辦理!不過,目今這戰雲密佈,社會動盪,漕糧能否早日運到松江,下官不敢擔保。”
尤五大度地揮揮手:“這倒不怕,王大人如果擔心人手不足,或者路上不安全,我可以派松江漕幫前來杭州協助……”
王有齡擺擺手:“這倒沒有必要。反正下官盡力,盡力。”
果然世事難料,官船剛剛走出松江地界,運河前段一個叫風口的地方發生沉船事故,堵塞河道,過不去了。船主急忙派人前去打聽,約一個時辰,打聽情況的人回來報告說,沉沒的是一艘很排場很氣派的官船,有的說是當地的天地會、有的說是太平軍派出的間作乾的。他們專門襲擊官船。這艘沉船把整個河道都堵死了,連當地的蠡殼船都難以通行。
王有齡下令改道,走運河支流。
途中,眼見得逃難的多了起來。經打聽,說真是太平軍駐紮、太平軍佔領了城池倒也沒什麼。不擄不搶,借了東西還給你。商鋪、肉案乃至錢莊,照常營你的業做你的事。但遇上官兵過路官兵駐紮就糟了,無異於洪水過境狼群過路。最慘的是遭遇打仗,坐在家裡的人死了還不知是怎麼死的。現在,各地的官兵都往江蘇靠攏,說是要把太平軍佔據的鎮江、揚州圍起來,老百姓不逃往哪兒躲?
王有齡眉頭打結,嘆口氣:“是啊,杭州離南京並不遠,太平軍巳向浙江邊境逼近,中丞大人恐怕控制不住全省的局面。”
“我最擔心的倒不是浙江的政局,而是另外一件事——糧食啊!”胡雪巖愁腸九結,不住地踱來踱去。
他長時間眺望著河上、河下“百姓流離,田地拋荒,糧食無收,由於戰事影響,糧價肯定暴漲。‘民以食為天’,沒有飯吃,人心勢必大亂,到那時恐怕誰也控制不了浙江的局面。”
王有齡的表情有些複雜:“雪巖,這次……我們可說是幫了松江漕幫一個大忙,他們真該感謝我們。回到浙江,我們能不能不還松江漕幫的糧食?而還給他們錢……”
“這怎麼可以呢!”胡雪巖毫不猶豫地加以否定。
王有齡早已有了自己的想法:“你剛才不是預測糧價會暴漲嗎?既然漕糧有錢可賺,與其叫別人賺,不如我們自己賺!你給尤五打個招呼,到時就不還他糧食了,大不了再多補他們一些錢。浙江庫存的那批漕米,我們囤著,到時賣個大價錢。”
胡雪巖斷然反對:“那不行!“做官,你不用心機不行!欺上瞞下,阿諛奉承,行賄受賄,撒謊撂白,乃至貪贓枉法,失格變節,只要能保住官位、有望升遷,你怎麼做都不為過。你自己就是花錢買的官,正經科考上了沒用,這第一步就是走的邪路,你還能怎麼正?你想正,你上頭的官就會涼著你,你周圍的官就會防著你。如果你覺得這糧臺坐辦的官做到頂了,不想再升遷了,你就先跟兄弟我打個招呼,我再設法去找第二個王有齡。”
王有齡不吭聲了:話雖難聽,卻是實情。
胡雪巖稍稍放緩了語氣:“經商,面對各色人等;商場,直接跟平民百姓打交道,你得遵循商場上那些最正當也是最有效的法則!比如雙方有利的法則;童叟無欺法則;誠信法則;以有通無法則等等。答應了松江漕幫的事,決不能反悔,否則壞了江湖的規矩。常在江湖上走,講的就是一個義氣!說一句,算一句,言必有信,一諾千金,把友情看得很重,決不幹損害朋友的勾當。王兄,見利忘義,這種事我們可萬萬做不得喲!”
胡雪巖 第一部分(16)
胡雪巖又談到生意場上的一個潛在規則:“雖說漕運漸衰,漕幫勢力大不如從前;但地方運輸、安全等方面,還非得漕幫幫忙不可。就說運河上沉掉的那艘船,漕幫不出面,誰去疏通它?同所有的人搞好關係,做生意就順利;朋友少,路難行,朋友無,路不通!”
王有齡若有所悟:“領教,領教,官場經,商場經,看來各是一本經。”
回到杭州的第一件事,是將府庫存糧十萬斤撥付松江,連夜裝船啟運。王有齡修書一封,對尤五再三表示感謝。因浙江未直接受戰事影響,此時糧價較一夕三驚的松江、青浦要便宜得多。胡雪巖探得明白,立即組織購進,並請尤五的松江漕幫專運,減少包僱船隊、轉埠運輸、中途受阻等諸多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