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87部分

如1846年,產煤僅有320萬噸,少於法國的450萬噸。

可是,經過五、六十年代的發展,煤的產量迅速提高。據統計,1850年為700萬噸,1860年為1700萬噸,1870年達到3400萬噸。

在煤炭生產增長的推動下,冶金工業得到迅速發展。

1850年,德國生鐵產量僅有21萬噸。經過二十年,到1870年,已達到139萬噸。這一年,在德意志關稅同盟境內,鐵的消費量平均每人達到38。8公斤。1850年至1870年,鋼產量也由5900噸增加到17萬噸。

隨著煤炭,鋼鐵生產的發展,普魯士的機器製造業也發展起來。

從1846年到1861年,機器製造廠由130家增加到300家。

有些機器製造廠規模相當可觀。如專門製造蒸汽機的柏林波爾錫希工廠,1866年已有1600名工人,被認為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工廠之一。在1870年所擁有的3485輛蒸汽機車中,大多數為本國所製造。柏林和薩克森的機器廠的產品,不僅供應本國市場,甚至向法國和英國出口。機器製造業與軍火工業有著密切的聯絡。以製造大炮和炮彈聞名的克虜伯公司,1870年已有工人7000人。

它同斯汀納斯企業,波爾錫希企業一起,成為德**隊武器裝備的主要供應者。

德國的鐵路建設也非常突出。

德國曆史學家特萊施克說:“首先把德國從它的經濟停滯中拉起來的,就是鐵路。”

第一條鐵路在1835年通車,從紐倫堡到費爾特,全長12公里。

1848年,鐵路則增加到2500公里,已超過同一時期法國的鐵路長度。

1850年,鐵路長度達到6000公里,遍佈全國。

經過二十年的修築,到1870年時鐵路長度已高達21471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