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易的多,他們在中亞與英軍戰鬥,絕不會像當初在華國本土那麼容易。”羅伯特布林沃利頓雖然很清楚華軍的實力,但是對印度這一塊的形勢,還是非常自信的,認為華國和華軍,同印度和英軍,並不在同一個級別上,他只是擔心無法順利拿下阿富汗而已,並不擔心印度。
“好吧,也許總督先生說的是對的。”喬治羅賓遜見羅伯特布林沃利頓這麼有把握,稍微放心了一些。
羅伯特布林沃利頓明白阿富汗的問題要靠阿富汗人這個問題,王大山和葉卡婕琳娜克里莫娃也同樣明白。
王大山雖然是中亞省的最高軍事長官,但是葉卡婕琳娜克里莫娃是最高行政長官,在華國,軍隊並不凌駕於行政之上,行政長官在關鍵時候,能主導軍隊的方向,大明敗在文領導武,華國則是勝在文領導武上面,華國不管到什麼時候,黨內的權力都是最大的。
因為葉卡婕琳娜克里莫娃在華粹黨內的職務高於王大山。
阿什哈巴德的城市規劃已經做出來了,並且,從阿什哈巴德通往阿拉木圖的鐵路和道路規劃也出來了,連線這兩處,將使得華國對於中亞省的掌控更加穩固,這是華皇在去年年底就做出過明確指示的。
王大山手中都是野戰軍,華國在中亞省的軍隊,除了王大山的五個師的野戰軍,剩下來的是少量的地方警備部隊,所以,王大山只能把野戰軍中的五分之四的兵力都投入到了地方建設當中,阿什哈巴德的建造任務還嚴峻的道路施工任務,讓他身心俱疲。
阿什哈巴德城內的長官公署辦公室中,葉卡婕琳娜克里莫娃因為一天多沒有閤眼,此時正在打瞌睡。
王大山過來的時候,警衛的敬禮聲將葉卡婕琳娜克里莫娃從辦公椅上驚醒了。
【1358 阿富汗的兩個汗】
王大山看見葉卡婕琳娜克里莫娃在打瞌睡,很抱歉的道:“主任,不是沒有辦法,我不會這個時候過來的,中亞省的五個師,還有警察部隊,加起來15萬人了!還有300多萬從華國遷移過來的青年勞動力,這麼多的人的吃飯問題,現在怎麼辦?糧食供應不上了,而我們得到的情報,阿布杜爾拉赫曼汗的軍隊和英軍,正抓緊準備進攻哈布林和坎大哈。我們自顧不暇的話,怎麼完成陛下交代的幫助阿富汗人防守的任務?”
阿富汗位於西亞、南亞和中亞交匯處,扼南北交通要衝,地理位置重要,著名的“絲綢之路”就是從新疆經阿富汗到達波斯和歐洲的。
華夏的晉代的高僧法顯和唐代的玄奘法師,去印度取經也都取道阿富汗。
15世紀以前,阿富汗的所在地是歐洲、中東對印度和遠東貿易、文化交流的中心。南來北往的客商在喀布林繁華的大街上熱鬧地交易,學貫東西的智者在這裡意氣風發地暢談。由於歐洲航海家們發現了從歐洲到印度的海上航線,經由陸路前往印度的客商大大減少,阿富汗的光彩也漸漸暗淡下來,變得越來越閉塞。
由於特殊的地理位置,阿富汗也成了歷代征服者的必經之路,因而有“亞洲命運的十字轉門”之稱。公元前馬其頓帝王亞歷山大大帝、中世紀時的征服者成吉思汗和帖木兒都曾經在阿富汗留下足跡。
自公元7世紀伊斯蘭拓疆時起,阿富汗進入了一個迅速變化的時期。阿拉伯人先是佔領了北部地區,後又向東部挺進;公元9世紀,信奉伊斯蘭教的波斯人漸漸控制了這些地區;公元10世紀,突厥人控制了整個阿富汗地區,後來又被趕出了阿富汗。
1221年,成吉思汗率領大軍入侵阿富汗。1380年,帖木兒統治了阿富汗。16世紀初,阿富汗又淪為薩非人統治下的波斯帝國的一部分。
1718世紀中葉的阿富汗大體還處於從氏族公社向封建社會過渡的階段。1747年,普什圖族杜蘭尼部落首領艾哈邁德率領部落武裝開進坎大哈,在杜蘭尼部落和吉爾查依部落各酋長的擁護下登上王位,建立了阿富汗王國,定都坎大哈,自稱“艾哈邁德沙杜蘭尼”,並由此在阿富汗確立了封建制度。
在歷史上,一度強盛的阿富汗王國,是僅次於奧斯曼帝國的穆斯林國家。
艾哈邁德沙杜蘭尼前後共在位26年。在這26年中,杜蘭尼先後將喀布林、加茲尼和赫拉特等地區收併為阿富汗領土,並於1773年遷都喀布林。同年,艾哈邁德沙杜蘭尼逝世,其子帖木兒汗繼位。
1800年,杜蘭尼王朝的反對者們推翻了帖木兒汗之子澤曼汗的統治,立其弟舒加汗為王。1809年,赫拉特總督馬茂德率部攻陷喀布林,自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