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眼下鐵作這邊全部都停產了!按照大當家的吩咐,工匠們都轉到了炮作和槍作之中。
要是這次能再給小的五十個鐵匠的話,最遲兩個月到三個月的工夫,我就能教會他們打造火銃,反正眼下咱們也不用讓他們學全所有手藝,專司一個零件的打造,要是他們再學不會的話,那就該讓他們餵豬去了!
眼下這段時間,小的又挑出了二十多個工匠,專門跟著我學打造銃管的手藝,現如今差不多也都該出徒了,接下來他們就轉到銃管那邊去,專門打銃管,以後咱們一個月起碼可以多打造出百十根銃管沒有問題!”張鐵匠對自己管的這塊事情倒是很有信心。
於孝天這就放心下來了,雖然大炮是他立足之本,但是眼下對於火槍這種武器,他的需要量也非常大,火槍所擁有天然的長射程優勢,以及對於操作著培訓時間短的優勢,是其他武器無法取代的。
第三百零七章 技術進步
火槍雖然因為現在技術原因,存在不少缺點,比如受天氣影響比較大,發火率不高,遠處的精度有限,裝填速度慢,發射間隔也慢,但是比起弓箭這種武器,卻擁有訓練時間短的優勢。
一個合格的弓箭手,尚且不說是神箭手,要想培養出來,最最起碼需要兩年以上的時間,遊牧民族自幼生活在馬背上,過的是遊牧和狩獵的生活,天生就各個都是合格的騎兵和射手,但是大明的百姓基本上都是農民或者漁民,平時根本不接觸弓箭,想要將其訓練成為合格的弓箭手,短時間是不可能的,就算是訓練成了,和人家相比,也要差很多。
但是火槍不一樣,只要火槍質量合格,訓練火槍手的時間要遠遠比訓練弓箭手的時間短得多,只要告訴他們怎麼裝填,怎麼瞄準,再加以訓練,最長一個月,最短几天時間,甚至於一天時間,就可以讓一個從未摸過火槍的人學會怎麼使用。
只要火槍生產的速度跟得上,就可以非常快的獲得一大批合格的火槍手。
更何況雖說火槍的生產成本不低,但是弓弩這樣的武器生產成本同樣也不低,一把好弓用料考究,需要極好的木料,牛角,筋、膠、絲、漆等物,才能製作,對於製作者的技術要求也不低,製作過程更是繁複,時間最長的需要兩年左右,才能製成一張好弓。
而弓箭手還需要有相當強的臂力,才能開得了硬弓,臂力不行,只能用軟弓輕箭,而且就算是臂力強的弓箭手,體力也是有限的,連續開弓幾次之後,隨著體力下降,也必須要休息一段時間,恢復一下體力,才能繼續放箭,在活力持續性上,並不比火槍強多少。
而火槍手則不需要這麼高的技術和體力,只要能端得起火槍,學會瞄準裝填,就能開火,只要火槍不過熱,就可以一直持續開火。
所以火器取代冷兵器是遲早的事情,而且今後他要打造一支純火器化的軍隊,使之可以橫行天下,沒有一個大規模的火器生產工廠,是無法滿足他的需要的。
於是他點頭接著說道:“如此最好,火槍最關鍵的就是銃管的打造,干係著火槍產量的多少問題!儘量多培養一些打造銃管的工匠是你們槍作的關鍵,你這一點抓的很是地方!
等到了淡水那邊之後,你還要抓緊這件事,火槍這東西多多益善,有多少要多少!不會讓你閒著沒事的!
等那邊穩住神之後,我還有好東西交給你試製,一旦要是能製成的話,到時候二百步之內,取上將性命,如同探囊取物一般容易!”
張鐵匠這個人天生就是個鐵痴,這輩子最喜歡的就是折騰新鮮玩意兒,這兩三年來,他跟著於孝天先是鼓搗出了火繩槍,接著便又鼓搗出了眼下的這種燧發槍,去年又弄出了燧發短銃。
這兩年他一直沒有閒著,除了鼓搗這些新火槍之外,還時不時按照於孝天的想法,鼓搗一些專門用來製造火槍的工具和簡單的機械。
現如今槍作之中,已經打造出了幾種專門製作火槍的簡易機械,取代了以前全靠工匠手工製作的一些工序,比如鑽膛用的手動鑽,打孔用的麻花鑽頭,專用的攻絲機,以及專門生產一些小零件的人力衝壓機。
這些簡易機械的試製成功,在投入使用之後,張鐵匠自己又加以改造,使之更好用一些,別看張鐵匠大字不識幾個,但是這傢伙就是個天生的機械控,許多東西於孝天給他一說,他就能明白,並且靠著手工打造出來,還能按照他的理解,加以改進。
這方面不得不承認有些人是天才,張鐵匠肯定就是這方面的一個天才,以至於有時候弄出的東西,連於孝天也不得不歎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