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78部分

的外書房之中,這個時候響起了一片笑聲。

隨著於孝天敲定了這個事情之後,接下來就是一個等了,隨著一座座土高爐的建成,焦炭也開始從煉焦爐之中燒製了出來,隨即一批批的運往了土高爐群一帶,只待土高爐開爐。

對於建造這些土高爐,於孝天也心中沒底,只是對手下提供一些大概的指導,剩下的事情就需要工匠們自行解決了。

而海狼之中眼下鍊鐵的工匠還真就著實不少,因為福建和廣東都有鐵場,大大小小的鐵場加在一起有過百之多,這些鐵場之中總是有些鐵場會因為經營不善而倒閉,鐵場中的工匠們自然而然隨著原來謀生的鐵場倒閉,失去了討生活的路子。

所以這些年來,於孝天一直在安排人暗中蒐羅這樣倒閉鐵場的工匠,倒是蒐羅到了不下五十名以上的鍊鐵工匠。

這些工匠之中不乏一些高明之人,其中一些人甚至掌握著炒鋼法和灌鋼法鍊鋼的本事,這兩年來,他們被蒐羅到海狼旗下之後,也都沒有閒著,被安排在一個小鐵場之中進行工作,其中大部分人臨時在炮作或者槍作之中做事。

在淡水城外,海狼建了一個小的鍊鐵爐,讓這些工匠們少量的鍊鐵,以此來保持他們的手藝不被荒廢掉,另外也少量的使用炒鋼法或者灌鋼法來生產一些少量的鋼材,用於槍作生產之中。

所以這些人之中,不乏有經驗豐富的鍊鐵的工匠,對於這次於孝天要建設土高爐提供了一些寶貴的建議。

雖然這些工匠們識字的沒幾個,但是他們卻世代相傳,口口相傳積累下了不少有效的鍊鐵的經驗。

當得知於孝天要建一種鍊鋼的爐子之後,這些工匠們開始都很好奇,炒鋼法和灌鋼法他們倒是聽過,但是聽說於孝天要用這種爐子,煉出鋼水他們卻並不相信,因為這些工匠們也都很清楚,鋼可是比生鐵難融化的多,爐子的爐溫根本不足以讓鋼水融化。

但是現如今海狼的人對於孝天都有一種盲目的信任,也沒人敢說肯定不行,只能拭目以待,看看到底成不成。

對此當於孝天提出了土高爐的概念之後,這些工匠們倒是也都挺投入,都根據他們的經驗,提出了一些想法。

加之於孝天有一些可以提高爐溫的辦法,比如進風的爐前加溫,可以有效提高爐溫的辦法,這個時候是沒有的,所以土高爐的建造,倒也沒有成為不可逾越的困難。

經過短短兩三個月的時間,一座座形狀各異的土高爐便紛紛被建造了起來,另外工匠們還按照於孝天提供的設計圖,用木料和熟鐵,製造出了一批扇葉式樣的鼓風機,取代了原來鐵爐用的那些風箱抑或是畜力鼓風的馬排或者是水排。

螺旋槳式的風葉在這個時代還是絕對的新鮮玩意兒,以前鐵爐鼓風用的都是皮革和木頭製造出來的風箱,要麼靠人力,要麼靠畜力甚至可能是水力,來驅動風箱往復運動給鐵爐鼓風。

但是採用了風葉式的畜力鼓風機之後,這種外形蠢笨的大型鼓風機,便可以有效提高給土高爐鼓風的效率,畢竟這種葉片式的鼓風機,可以提供的風力第一是不間斷的,隨著葉片旋轉起來之後,空氣便會不間斷的被吹入爐膛之中,另外輸送的風量也遠比舊式的風箱要大的多。

如果使用以前的那種風箱來給這樣的土高爐鼓風的話,別看這些土高爐都很小,也遠比那些小鐵爐大很多,一次可以投料好幾噸甚至十幾噸,需要好幾架大型的馬排或者水排才能滿足需要。

可是換了這種葉輪式的鼓風機之後,一個土高爐僅需要兩三臺這樣的鼓風機,就可以滿足土高爐的需要了。

起初工匠們並不太相信這種怪模怪樣的鼓風機能吹出風,可是在第一架葉輪式的鼓風機被造出來之後,一經試驗,風口便開始吹出了狂風,頓時讓這些持有懷疑態度的人們閉上了嘴巴。

以他們的知識,當然想不明白為何這樣幾片葉片,一轉起來就能產生出這麼大的風力,可是事實說明一切,於孝天的這個辦法確實有效。

只可惜目前他們還沒有造出軸承,這種鼓風機的風葉旋轉起來摩擦力比較大,同心度也不是很好,震動很大不說,磨損也比較厲害,要不停的進行維修才能保證運轉。

所以他們不得不給每個土高爐,多弄兩個鼓風機作為備用,省的在使用的時候出現問題,造成爐溫不足的問題。

不過於孝天現在並不擔心這個,軸承這種東西其實不是很難生產,只要他下一步能製造出高碳鋼,那麼便可以製造出軸承,只要軸承被生產出來之後,將會在此大大推動機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