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六的招呼,所有人都藏好,不許發出任何聲音,不許點火,然後轉身朝著山頂攀去。
兩條雙桅船在海上駛近大黃島,但是並未就此靠上大黃島的岸邊,而是開始緩緩轉向,沿著大黃島的西岸開始向島的南端駛去。
於孝天站在島上的山頂,身體隱在一叢灌木叢之中,極目朝著海上眺望,死死的盯著海面上的這兩條船。
以前他還沒有見過官軍的戰船,當這兩條船出現在他眼中的時候,於孝天頗有點詫異的感覺。
在他的印象中,好像歷史上記載大明朝的水師貌似很厲害,鄭和在二百多年前,便率領著成百條大船楊帆大海,遠赴南洋,是何等的威武壯觀。
但是今天當他看到這兩條福寧水軍的戰船之後,卻不由得大失所望,甚至於都忘了,這兩條船很可能就是來搜剿他們的,不由得嘆息了一聲,暗歎明朝的海上力量確實是衰落了。
眼下這兩條前來大黃島的所謂戰船,其實噸位都不大,比起於孝天目前掌握的那條雙桅船來,並沒有強到哪兒去,船型在於孝天看來,應該是一種形制比較小的福船的船型,航速也不高,在海上航行的時候,顯得有點笨拙。
按理說他們在福寧州殺了蔣百戶,犯下這麼大的案子,當地官府理應派出比較多的人手和船隻出來對他們進行圍剿,但是沒想到他們卻只派出這麼兩條戰船,這是於孝天之前沒有想到的。
從這一點也可以看出來,這個時代的大明水師,比起之前早已是沒落了!要不然的話,假如福建一帶的官軍水師力量很強的話,早年也不至於讓倭寇對中國沿海形成那樣大的威脅,以至於後來還是靠著戚繼光和俞大猷等名將,才遏制住了沿海的倭患,所以當於孝天看罷了這兩條船之後,不由得對這時候的明朝水師產生了一絲的輕視之心。
“舵把子!這兩條船是福寧州烽火門水寨的戰船,剛才就是從小黃島那邊過來的,估摸著應該是專門衝著咱們來的!這下咱們會不會麻煩了呀?”
今天被派上山充當值哨的正是孟彪,這傢伙在小荒島上被蛇咬傷之後,蒙於孝天和劉老六所救,保住了性命,回來之後身體便逐步的康復了起來,但是還是有點虛弱,所以於孝天便讓他先幹一些輕活,來山頂上值哨。
今天朝下面用銅鏡發訊號示警的便是這個小子,當看到於孝天也上來查探敵船情況的時候,孟彪便毫不掩飾他的緊張,蹲在於孝天身後對於孝天說道。
於孝天盯著下面的兩條官軍戰船,微微搖搖頭道:“不妨!由著他們轉好了!咱們的船已經藏好了,要是他們只這麼圍著島子轉,很難找得到咱們!更何況大黃島這麼大,海邊的水灣不少,只要他們不挨著找,想要找到咱們也不容易!怕他們作甚!”
於孝天一副胸有成竹的樣子,但是回頭仔細想想,還是覺得也不能太輕視這些官軍了,即便是這些官兵據說很不咋樣,但是畢竟他們是靠吃兵糧過活的,即便是訓練再差,也要好過他目前手下的這幫人,而且對方眼下是兩條船,雖然看不清船上到底有多少人,但是起碼可以確定,對方來的人手要遠超過他們很多。
一旦要是讓他們發現的話,即便是他們藏在巖洞這兒,估計也很難頂得住這些官兵的進攻,所以眼下他還是很有必要做兩手準備。
但是到底該如何才能度過這次的危機呢?於孝天心中急轉著,目光緩緩的朝著山下掃視著,最終還是將目光落在了灣子裡面藏著的那條小帆船上。
當再次看到這條小帆船的時候,於孝天不由得靈機一動,眼下他們其實最好的辦法,並不是考慮怎麼躲,或者是怎麼跟這些官兵拼,以他們的實力,拼是萬萬拼不過的,躲著也不見得就是個好辦法,只要被官兵發現他們,他們照樣最後也討不了好。
所以說開始時候,他的考慮並不完全對,現如今其實他應該以動制動,利用對方並不瞭解他們實力的情況,可以冒點險,派人先駕小船離開大黃島,故意讓這兩條官兵的戰船發現,然後充分利用小帆船靈活的優勢,將這兩條官船帶離這裡。
待到甩脫他們之後,這船上的官兵也總不至於一直留在海上,回頭小船再掉頭回來,如此他們便可以暫時擺脫眼下的困境。
於是於孝天想到這裡,便拿定了主意,轉身拍了拍孟彪的肩膀,對他說道:“你和趙海留在這裡,盯緊了他們,我下去安排一下,把他們給引開!別犯迷糊,也別讓動靜太大,讓他們發現你們了!”
孟彪現在對於孝天是言聽計從,趕緊連連點頭答應,目送於孝天朝著山下快步行去。